当前位置: 简表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农地流转影响因素的差异

|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通过分析2015年湖南省贫困地区和非贫困地区农地流转的相关数据,建立农地流转面积与15个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方程,对比分析得出湖南省不同地区农地流转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贫困地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与教育水平等因素对农地流转有促进作用;而在非贫困地区长期稳定的农林牧渔业企业个数的增长有利于农地流转的发展。针对如何推进农地流转在各地区的发展提出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农地流转;回归模型;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0X(2018)06-0113-05

Difference of Influence Factors of Agricultural Land Circulation

—A Case Study of Poverty-Stricken Areas and Non-Poverty-Stricken Areas in Hunan

PENG Yan1,LIU Lu2,ZHOU Li2

(1. School of Science,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PRC; 2. Orient Science & Technology College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PRC)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ed data of the rural land transfer in the poverty-stricken and non-poverty-stricken areas of Hunan Province in 2015, based on the multiple regression equation of the rural land transfer area and the 15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difference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ural land transfer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Hunan province was obtained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poverty-stricken areas, the tertiary industry’s GDP and educational level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circula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and the long-term stable growth of the number of farming,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and fishery enterprises in non-poverty areas was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land circulation. In view of the results, further discussion was made on how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land circulation in various regions. Finally, policy recommendations were put forward to provide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land transfer in China.

Key words: agricultural land circulation; regression model; poverty-stricken and non-poverty-stricken areas; comparative analysis

農地流转的规模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1]。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土地流转的形式和规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支持和鼓励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化经营”。国家积极发展农地流转,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农地经营规模相辅相成,农民收入得到提高,农民生活得到改善。但由于农地流转受到主观和客观两大推动机制的影响[2],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环境、农业发展环境以及农户自身特点等在各方面与非贫困地区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直接体现在贫困地区和非贫困地区农地流转影响因素的不同。农地流转过程中的信息不平衡使农户在农地流转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明确不同地区农地流转影响因素的差异,对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造成农地流转差异的因素已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赵成胜等[3]认为农民收入是影响农地流转的重要因素。韩晓宇等[2]认为农地承包经营权年限、是否得到当地政府的帮助等因素影响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户的流出行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等因素影响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户的流入行为。张明辉等[4]认为经济发达地区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技术,促进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郭贯成等[5]认为苏南(经济发达地区)的农地流转比例大于苏中和苏北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影响农地流转主要的因素为二、三产业的发展和非农就业的增加,农户的资源禀赋和农地产权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农地流转。李江勤等[6]认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自身素质及教育程度原因,流转后进入非农行业的能力有限,从而导致流转的不稳定性和短期性;农地流转这一社会行为涉及感性和理性的行为选择,受外来文化、舆论、制度等因素的影响。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可知,研究影响农地流转的因素的文献很多,但关于贫困地区和非贫困地区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差异对比的研究较少。据此,笔者以湖南省为例,选取贫困地区20个,非贫困地区22个,进一步分析贫困地区和非贫困地区农地流转影响因素的差异。

1 研究范围

笔者查阅2015年国家级贫困县名单与2015年湖南省各县市地区生产总值排名,将国家级贫困县名单中位于湖南省地区的20个县市视为贫困地区,选取湖南省生产总值排前22名的县市地区视为非贫困地区,其中,贫困地区包括桑植县、安化县、平江县、桂东县、汝城县、新田县、江华县、隆回县、城步县、邵阳县、沅陵县、通道县、新化县、古丈县、泸溪县、保靖县、永顺县、凤凰县、花垣县和龙山县;非贫困地区包括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市、资兴市、桂阳县、永兴县、醴陵市、攸县、汨罗市、湘潭县、冷水江市、邵东县、耒阳市、湘乡市、韶山市、湘阴县、宜章县、常宁市、衡南县、吉首市、桃源县和华容县。

2 变量说明及模型建立

笔者对《2016年湖南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通过查找相关文献可知,农地流转可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7],三种效应可能对农地流转有反向影响作用;从社会层面而言,社会各方面条件的水平会影响农地流转的发展,视为宏观层面条件;从农户个体行为层面而言,人口水平、经济水平均与农地流转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将此视为微观层面条件。鉴于此,研究从三种效应及宏、微观层面中共选取15个指标,建立多元回归方程,探究15个影响指标中是否有影响农地流转的显著性因素,分别对湖南省贫困地区和非贫困地区的农地流转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不同地区影响因素的差异,进一步讨论应该如何在湖南省不同地区推进农地流转的

发展。

规模效应是指农地流转以后进行规模化经营对经济产生的影响;结构效应是指农地流转改变农业的生产结构后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在一定生产规模下,同时期的技术经济效应、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以及农地流转程度都会改变农业生产结构;技术效应是指农地流转过程引进的先进技术对经济的影响程度,与该地区的机械化水平、上一时期的经济总效应以及电力消耗量相关;宏观社会的条件水平层面,主要围绕农村土地流转的背景、模式、动因、政策、意义、障碍、方式以及机制问题;微观农户的个体行为层面,主要集中于分析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农户行为和影响因素[8]。研究选取的技术方面指标为:农业机械总动力X1;规模效应方面指标为:机耕面积X2、粮食产量X3;结构方面指标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X4、第二产业生产总值X5、第三产业生产总值X6、农业总产值X7、农林牧渔业法人单位数X8;宏观社会条件水平方面指标为:科学与研究服务业X9、教育水平X10、文化体育和娱乐业X11、城市化水平X12;微观农户行为方面指标:乡村人口X13、城镇从业人员X14、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X15。选取的指标含义及其度量方法如表1所示。

依据表1选取的解释变量及其具体含义,建立多元回归方程,表达式如下:

其中:Y为被解释变量,分别为湖南省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的农地流转面积;X为解释变量;β0为常数项;μ为随机扰动项;βi(i=1,2,3…15)为解释变量的估计系数。

3 实证分析结果

3.1 湖南省贫困地区

基于湖南省贫困地区的数据,删除未通过检验的指标,得到最终的回归方程,其中含有的解释变量分别是:机耕面积X2、粮食产量X3、第一产业生产总值X4、第三产业生产总值X6、农业总产值X7、教育水平X10、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X15。模型结果如表2所示。

对比于非贫困地区,贫困地区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农业机械总动力X1不是影响农地流转面积的显著指标;第二产业生产总值X5与X4、X6有信息的重叠,将其剔除;科学与研究服务业X9、文化体育和娱乐业X11与X10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建立的回归方程不包含这些变量。

利用SPSS输出回归结果,在显著性水平为10%的条件下,对农地流转面积(Y)做的整体回归模型的R2值为0.992,调整R2值为0.988,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好,F检验的P值明显小于临界值0.1,表明回归模型整体通过检验且模型效果非常好,为找出具体影响农地流转的因素,分析模型中各回归系数t检验的P值,在最终选择出含有7个解释变量的回归方程中,对农地流转面积(Y)有高度显著性影响的解释变量有:机耕面积X2、粮食产量X3、第一产业生产总值X4、第三产业生产总值X6、农业总产值X7、和教育水平X10。影响因素中对湖南省贫困地区的农地流转面积(Y)有正相关影响的是:机耕面积X2、粮食产量X3、第三产业生产总值X6、农业总产值X7、和教育水平X10。其回归系数分别为0.255 824、0.000 088、

0.000 073、0.000 136和0.002 507。机耕面积X2、和粮食产量X3可解释为规模效应中的农业规模水平因素:就回归系数而言,机耕面积X2、和粮食产量X3、每增加1%,农地流转面积分别增加0.255 824%、

0.000 088%,数据表明机耕面积对农地流转有更为直接的影响。第三产业生产总值X6可解释为结构效应中的农业产值水平因素及第三行业发展水平因素:据查阅文献可知,2014年湖南省的三次产业结构为12.7∶47.0∶40.3,而全国的三次产业结构为10.1∶43.9∶46,由此可知,湖南省的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高于全国水平,而第三产业产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产业结构不合理,严重制约着湖南省经济的可持续高速发展。第三产业能推动多样化结构农业的发展,扩大非农就业机会,解放劳动生产力,使更多的劳动力出务工获得非农收入,利于农民收入的增长,因此提高第三产业的水平有利于贫困地区农地流转的发展。农业总产值X7是从总体上代表着农村全年生产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农业总产值的提高反映了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的提升,因此农业总产值能够带动农地流转的发展。教育水平X10可视为宏观社会层面的科研教育发展因素:现代农业是科技化农业,主要依靠科学基础上的实验技术创新来提升农业技术水平,依靠技术培训和推广来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技术素质和生产技能,现代农业正在成为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先导的科技高度密集产业,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研究,科研水平的提高提升了土地利用率,使得分散土地被集中利用,最终推动农地流转的发展,对于教育水平有文献研究分析得出:教育能显著地促进转入户转入土地,并且农业培训能促进土地转入。在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和农民种田意愿较低的情况下,提升农民的教育水平、有针对地开展农業培训有助于促进土地流转,并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生产落后的面貌[9]。因此,科研教育因素对农地流转的促进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3.2 湖南省非贫困地区

基于湖南省非贫困地区的数据,得到含有8个解释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通过整体模型F检验的解释变量有:农业机械总动力X1、机耕面积X2、粮食产量X3、农业总产值X7、农林牧渔业法人单位数X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X11、城镇从业人员X14、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X15。建立模型结果如表3所示。

回归方程表示为:

由于非贫困地区产值、教育、城市化水平均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下,数据量较为集中,变动不明显,短期内与农地流转面积无显著影响,因此建立的回归方程中剔除了这些变量。

整体回归模型的R2值为0.972,调整的R2值为0.954,可知方程的拟合优度很好,F检验的P值小于临界值0.1,则认为整体回归方程能够很好地解释农地流转面积(Y)。为了找出影响农地流转的因素还需对各个解释变量进行t统计量的检验,选取相同的显著性水平以减少误差,即在10%的水平下显著影响湖南省非贫困地区农地流转面积(Y)的变量有:农业机械总动力X1、粮食产量X3、农业总产值X7、农林牧渔业法人单位数X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X11、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X15。其中正向影响农地流转面积的因素为:机耕面积X2、粮食产量X3、农业总产值X7、和农林牧渔业法人单位数X8。其回归系数分为0.193 568、0.000 188、0.000 098和0.033 727。机耕面积X2、和粮食产量X3可视为规模效应中的农业规模水平因素:此影响因素的结果与上述分析贫困地区时一致,表明农业规模因素无论在湖南省贫困地区或在非贫困地区均是影响农地流转面积的显著解释变量,且机耕面积对农地流转面积的影响强于粮食产量对农地流转面积的影响。农业总产值X7、和农林牧渔业法人单位数X8可解释为结构效应中的农业产出水平因素:土地均分的家庭经营由于农户规模太过狭小造成农业粗放经营甚至大片土地抛荒、农户对农业产出的期望值降低,最终不愿意对农业生产进行投入,制约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为突破这种约束限制,有效的解决方式是实行农业规模经营,提升农业生产规模面积,以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降低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

3.3 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对比分析

综上分析,推动湖南省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农地流转发展的因素有相同也有不同,对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分别进行分析时,机耕面积X2、粮食产量X3、和农业总产值X7均通过检验并正向促进农地流转的发展,因此认为相同因素使规模效应中的农业规模水平因素,提升农业产出水平这一硬件水平,才能更好的发展农地流转。第三产业生产总值X6与教育水平X10在贫困地区与农地流转有正相关关系,在分析非贫困地区时未通过检验,考虑其原因为贫困地区的农业产值水平与第三产业水平发展与非贫困地区相比较为落后,却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能更好地推动贫困地区农户参与农地流转,贫困地区社会条件中的科研与教育水平也较为落后,因此教育水平的提升也有利于农历流转的推广;对非贫困地区而言,农林牧渔业法人单位数X8为显著性的解释变量,而在贫困地区未通过检验,表明在非贫困地区长期稳定的企业数目增长对农地流转有促进作用。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 论

通过收集2015年湖南省贫困地区和非贫困地区影响农地流转指标的数据,以农地流转面积为因变量,科学与研究服务业、文化体育与娱乐业、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机耕面积、粮食产量、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林牧渔业法人单位数等指标为因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方程,比较影响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农地流转因素的异同,得到如下2点结论。

(1)影响贫困地区农地流转的因素主要是:机耕面积X2、粮食产量X3、第一产业生产总值X4、第三产业生产总值X6、农业总产值X7、和教育水平X10;影响非贫困地区的农地流转因素主要是农业机械总动力X1、粮食产量X3、农业总产值X7、农林牧渔业法人单位数X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X11、以及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X15。

(2)贫困地区相比非贫困地区而言,科研与教育水平、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对贫困地区农地流转的影响较大。非贫困地区的科学技术水平发展较贫困地区完善,在农地流转过程中,贫困地区缺乏技术支持,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现代农业的兴起,缺乏技术人才与先进设备的贫困地区在发展现代农业上有极大的劣势。

4.2 政策建议

国家推行农地流转政策最根本的目的是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基于上述对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的研究,为使贫困地区脱离贫困,发展农业,笔者提出以下3点建议。

(1)湖南地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升湖南地区科学技术研究水平。由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导致该地区的农业技术设备不完善,无法进行高效率的规模化生产。为此,政府应该加强农民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和基本职业素质,同时将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保障农民的非农业收入,为农地流转的发展提供空间。

(2)非贫困地区加强流转土地管理,减少土地资源浪费。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防止土地“非粮化”“非农化”,并建立相关机构进行动态监测与管理,保障农地流转高效有序进行。

(3)完善农地流转机制。农民流转意愿是是否进行农地流转的决定性因素。在贫困地区,农业收入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维持基本生活的重要保障。为追求平稳的生活,维持现有阶段的幸福指数,许多贫困地区的农民不愿意参与农地流转。为此政府应完善农地流转机制,增加流转补贴,与此同时,还可推行农地流转扶持基金政策,降低农地流转的成本,解决贫困地区农民参与农地流转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 夏显力,常 亮. 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及区域性差异分析——基于关中3个县(区)的农户调研[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5(4):68-72.

[2]韩晓宇,王 芳.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 長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2):47-52.

[3]赵成胜. 农户收入对农地流转行为影响区域差异性研究[D]. 南京:南京大学,2011.

[4]张明辉,蔡银莺,朱兰兰. 农户参与农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及经济效应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6,25(3):387-394.

[5]郭贯成,侯嘉慧,丁琳琳. 农地流转现状、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 江苏农业科学,2016,44(7):563-566.

[6]李江勤. 欠发达地区农地流转的“不确定性”分析[D]. 合肥:安徽大学,2014.

[7]赵 瑾,周 丽. 农地流转、经济效应和区域差异[J]. 新疆农垦经济,2016,(10):23-29.

[8]夏玉莲,曾福生. 农村土地流转、生态效应与区域差异——基本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3):40-46,58,117-118.

[9]王兴稳,钱忠好. 教育能促进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吗——基于江苏、湖北、广西、黑龙江4省112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J]. 农业技术经济,2015,(1):11-21.

(责任编辑:肖彦资)

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心得7篇通用【完整版】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心得7篇通用》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教育能让更新了观念,改善了思想,了解了当前的社会形式。你在安全教育中一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写一篇安全教育心得回顾一下吧。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心得”,下面小编收集了

小学生寒假安全教育家长心得3篇通用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小学生寒假安全教育家长心得3篇通用》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这里给大家转摘到。是生命之本,安全是头等财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自己安全。写一篇安全心得能让自己在安全教育过后的总结中得到许多的收获。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小寒假安全教育家长心得”

2022年70年周年校庆演讲稿最新范本(精选文档)

《70年周年校庆演讲稿最新范文》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演讲稿的最终目的是用于讲话,所以,它是有声语言,是书面化的口语。它一方面是把口头语言变为书面语言,即化声音为文字,起到规范文字、有助演讲的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70年演讲稿最新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70年

2022年度清明节感怀演讲稿【完整版】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2022清明节感怀演讲稿》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4月4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让怀着无比沉重和景仰的心情来缅怀革命,继承革命传统。你知道么,今天小编整理了清明节感怀演讲稿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清明节感怀演讲稿一

2022教学工作会议演讲稿(全文完整)

《教学工作会议演讲稿》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作会议演讲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教学工作会议演讲稿1各位:

五四青年节青春演讲稿

《五四青年节青春演讲稿2022》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青年们还要集中进行各种社会志愿和社会实践活动,还有许多地方在青年节期间举行****仪式。五四的核心内容为,进步,民主,科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五四青年节演讲稿2022范本,欢迎参阅。五四青年节青春演讲

2022最新青年担当演讲稿(全文完整)

《最新青年担当演讲稿》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这里给大家转摘到。沧海,无人愿甘沦平庸,无人愿在茫茫粟漠中归依。青年们,当在光华中,勇披战衣,秉承之责任心,书写高昂之战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青年担当演讲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最新青年担当演讲稿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好!

2022年度清明节主题学生作文500字合集

《2022清明节主题学生作文500字》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这里给大家转摘到。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是革命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一定不辜负烈士们的遗愿,让我们踏着烈士们的足迹奋勇向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2022主题学生作文500字,希望能对大家

2022年高三毕业典礼演讲稿(精选文档)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高三2022年毕业典礼演讲稿》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演讲是演讲者与听众、听众与听众的三角信息交流,演讲者不能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情绪为满足,他必须能控制住自己与听众、听众与听众情绪的应和与交流。

五四精神演讲稿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2022五四精神演讲稿》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很有用处,这里给大家转摘到。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五四演讲稿

学雷锋致英雄演讲稿怎么写(完整)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学雷锋致英雄演讲稿怎么写》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这里给大家转摘到。演讲稿特别注重结构清楚,层次简明。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在很多情况下需要用到演讲稿,如何写一份恰当的演讲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致英雄演讲稿怎么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学雷锋致英雄

语文新课程纲要教材解读培训心得3篇通用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语文新课程纲要教材解读培训心得3篇通用》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语文要让了解文章的含义,吸取其中的精华,感悟文章的写法。你知道语文心得的写法?不妨来学习一下如何写语文培训心得。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语文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