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简表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楷书创作随想

| 来源:网友投稿

云平,1958年生,河南开封人,曾任郑州美术馆馆长、郑州画院院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

作品曾入展国际书展,全国第四、五、七届书法作品展,全国第二、四、五、六、七、八届中青年书法展,全国首届行草书展,全国第一届扇面书法大展,全国隶书展,全国第二届正书大展,全国第三届楹联书法大展,“九九《中国书法》”年展及赴日本、新加坡、韩国以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并出版。1988年行书作品获河南省第二届中原书法大赛一等奖,1992年行书作品获全国第五届书展“全国奖”,1997年楷书作品获全国第二届正书大展“优秀作品奖”,1997年行书作品获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展“提名奖”。辞条收入《中国美术年鉴》。《中国书法》、《书法》等专业杂志曾作专题介绍。

出版有《云平书法选》、《云平书法作品选》、《云平楷书古诗百首》。《行书创作中横画重复出现的变化方法》、《行书创作中左右结构的字重复出现的变化方法》、《行书创作中雨字头重复出现的变化方法》等数十篇著述在专业报刊发表。

一、 关于取法

书法是一门传统艺术。既然是传统,我们就要讲师承,讲流派,讲古人总结的法则。

楷书如何取法?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定论。有人主张以唐人为法,有人主张以魏晋为法,还有人主张将两者结合起来。我个人的观点,学习楷书先从唐人入手,然后再上溯到魏晋是最完善的取法途径。我们知道,楷书成型于魏晋,而鼎盛时期在唐。唐人不仅把前人的各种笔法都一一完善,而且风格也呈现多样化。有人这样总结,唐人楷书自始至终都贯穿着“法”的建立、“法”的成熟和“法”的扩张。严谨缜密的法度,把唐楷推向极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顶点。因此,我们需要用唐人楷书的书写法则来约束和规范我们的书写习惯,使我们在学习传统过程中提高对书法的认识,然后由“有法”之门,逐渐进入到“无法”之境,最终达到从心所欲、“达其情性”的艺术领域。

取唐人之法,重点在笔法和字法的训练。以笔法论,“唐人妙处,在不轻不重之间,重规叠矩,以风神出之”。这就需要我们在长期的临池过程中将点画之形态、用笔之方圆、行笔之提按等方面按照具体的书写步骤准确地表达出来,使每一笔画都能达到“笔笔所至,不失法度”、“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程度,并由此打下深厚的技法基础。在这些方面,我们可选择欧阳询、颜真卿的范本为学习的基本法则。

在重视笔法的同时,我们还要研究唐人的字法。我个人认为,唐代纵然书家林立,风格迥异,但字的组合方法不出两大类。一是欧阳询纵势的组字方法,一是颜真卿横势的组字方法。前者严谨险峻,后者雄浑宽博,被后人誉为唐人楷书的两座高峰。他们的组字方法,不仅承传着王羲之“风规自远”的主流书法脉络,同时还折射出中国书法以“中和”为美的审美取向。所以,我们需要对欧、颜这两家的楷书进行认真、细致的学习,并通过他们的楷书来探究唐代楷书的组字方法以及体势等。

走完了唐人楷书的路程,我们就可以进入魏晋书法的殿堂探其奥妙了。具体步骤我们可分为两步实现:第一是由六朝碑版入手,取其用笔的率意和结字的自然之趣;第二是由六朝碑版再上溯到晋人,笔法取其神理,字法取其雅致。走完了这两步,我们可以把唐人楷书与魏晋楷书进行糅合,取两者之精华,融个人之性情,展个人之追求,确立个人之风格。

简而言之,楷书的取法对每一个学习书法的人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可谓学书的至理名言。

二、关于变法

变,通常有变化、改变之含意。就书法而言,变是学习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过程。前人说“变则通,不变则死”,已成为艺术家们共同遵循的一条艺术规律。我们不妨翻阅一下中国书法史,历史上凡是开宗立派的书法大师,几乎无一例外是在经历了这一过程之后而卓然超群的。书圣王羲之,初学卫夫人,后学张芝、钟繇等众家,因博采众长,变质朴为俊雅,流畅自然,开晋代书风。唐颜真卿,远承“二王”余绪,近取唐代褚遂良、张长史以及魏晋以来民间书法中的有益成分,以篆书之法写楷书,终于熔铸百家另开新面,使楷书之法为之一变、一新,成为继王羲之之后的又一座高峰。再如五代杨凝式、宋代苏东坡以及明清时期的众多书家,他们不是以古为新者,就是集前人之大成者。他们的艺术实践说明,书法之变对于一个书家风格的形成,不仅至关重要,而且意义深远。当代书法大师沙孟海先生说:“写字贵在能变,魏碑结体之妙,完全在于善变。我们试翻任何魏碑,把它里面相同的字法拈出来比较,几乎没有一个姿态是相同的。”沙孟海先生还说:“学书死守一块碑帖临写而不知变通,结果不是漆工,便是泥匠,有什么价值呢?”我们以沙孟海先生之语来对照他的书法,不难发现,先生不仅善学,而且善变。先生早年书学颜真卿、苏东坡以及六朝碑版等,后受业于近代书画大师吴昌硕,仅四年时间吴先生就去世了。在这短短的四年里,沙孟海先生并没有趋步于吴昌硕先生擅长的《石鼓文》书体,而是借鉴吴昌硕先生变古之法,糅颜、苏和六朝碑版为一体,古法新用,终于变法成功,成为20世纪有影响的书法大家。

变法一定要有深厚的基础。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又如沙孟海先生所说:“书法的基础越厚越好。”基础积累得愈深,我们对于传统的认识也就愈加深刻,变法的路子也会更加清晰、更加准确。

变法又是需要一定方法的。沙孟海先生说:“学习书法应兼收碑帖之长处,既不能盲目崇拜,又不去一味抹煞。而是要有分析、有批判地吸取其精华,扬弃其糟粕。”我们可以把唐人的法度与六朝碑版的情趣结合在一起,让两者之间的某些特点互为转化,相互融合,产生出新的变化、新的艺术形式。如需进一步说明,即用唐人笔笔精到的法度来补充六朝碑版笔法的随意性。反过来,我们还可以用六朝碑版多变的姿态来打破唐楷的工稳,力求达到“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艺术境界。

变法还需有明确的方向。一个艺术家如果对自己的审美取向、表现形式、风格特征没有明晰的努力方向是不能成功的。晚唐柳公权最可贵处是在唐代书法鼎盛期过后创出“柳体”,他书法早年学“二王”,后参以北碑并间融虞世南、欧阳询、薛稷、李北海、颜真卿等众家之长,尤其是受欧阳询、颜真卿的影响最深。他没有在欧、颜这两座高峰前拜倒不起,而是对欧、颜书体进行解体、改造和全新组合。习欧,他得其意态精密;取颜,他得其筋劲挺拔,最终以其“骨”而成为历代学书者的楷模。

近代书画大师吴昌硕,平生矢志《石鼓文》,寒暑不辍。先生云:“余学篆好临石鼓,数十载从事于此,一日有一日之境界。”我们窥测先生临《石鼓文》之用意,乃是于精熟之中变变不已,变出新意。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艺术家风格的形成是经过不断的变化而完成的,变法是一种突破,变法是一个自我个性的展现。

三、关于表现

历史上,每个时期的书法都具有极强的时代特征。如前人所说的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都是时代特征的集中概括。而书法的时代特征往往都具有很强的表现性。孙过庭讲“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我们学习古人不能违背时代潮流,追求时代风尚不能流于庸俗。当今书法创作已进入到了以表现为主要目的的时期,楷书的创作也要顺应时代的审美要求。那么楷书创作应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呢?我个人认为,要立足于三个方面。第一是笔法。古人认为“用笔千古不易”,书法的核心是笔法,没有笔法,书法之艺术性将无从谈起。但是我们又不能死守古法,时代需要我们不断地丰富笔法。因此,我们可在传统的基础上,或多或少不严格恪守楷书的规矩法度,甚至可以大胆地将行书的某些写法融入其中,使楷书的用笔有书写性和节奏感。第二是结字。我们知道,书体之间、流派之间、风格之间的区别,突出的表现是在字法上。赵孟兆页 说:“盖结字因时相传。”可见字法是可以改变的因素。我们要借助于这一可变因素,古为今用,在字势上、变形上、组合方式上,使字之疏密、收放、正攲等方面意趣横生,丰富多彩。第三是用墨。古人云“凡作楷,墨应干,然不可太燥”,都是对书法的表现很具体的要求。苏东坡喻之用墨“须湛湛然如小儿目睛”,可见古人对用墨一直是很重视的。在传统书法中,楷书因为具体书写法则的限制,用墨一般比较单一,变化不大,这显而易见是不能满足当代书法多元化、多种形式、多种表现手法的需要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对楷书的用墨方式进行拓展。我们不妨在楷书中加些“韵致”,有了“韵致”,字法就能透出神采。王僧虔云:“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这既是用笔之谈,又是用墨之说,同时也说明笔法和墨法是不能割裂的。我们还可以把王铎行书的“涨墨”法引入到楷书创作中,用墨色的晕涨,将字的线条渗化为一个块面,使之产生很强的视觉效果。当然“涨墨”的运用是需要有分寸、有节制的,否则将会失之于粗野,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楷书的用墨还要突出一个“活”字,墨用活了,字才有生气,有神采。而做到这些,就需要我们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去摸索和提炼。

总之,楷书要写出新意,虽然很难,但绝非高不可攀,这就需要我们在取法上、变法上、表现手法上有独立的见解,以超越前人的勇气,创作出合乎自我情性的楷书作品。

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2022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心得体会三篇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2022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心得体会三篇》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2022全国中小学生日心得体会三篇为贯彻落实珍爱,安全第一为主题的中小学安全日教育活动,我校领导高度重视,紧紧围绕安全日安全教育这一主线,在师生中开展了丰富多

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通用10篇【优秀范文】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通用10篇》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三下乡通常是大学生参加的一项,其主要内容是将先进的科技、文化和卫生知识带到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三下乡社会心得通用,欢迎大

2022年新员工培训心得怎么写合集通用(全文)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新员工培训心得怎么写通用》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培训能够拓展员工的视野,提升员工的能力,让员工在培训之中成长。员工培训心得对经历过员工培训的人具有许多的影响,你知道它的写法?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新

演讲感恩父母演讲稿最新10篇

《演讲感恩父母的演讲稿最新10篇》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对网友有用。,汉语词汇,拼音gǎnēn。意思对别人所给的恩惠表示感激。出自《三国志·吴志·骆统传》:“飨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湿,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演

我喜欢一本书三年级作文400字范本(完整文档)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我喜欢的一本书三年级作文400字范文》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的书三作文400字范文,一起来看看吧!我喜欢的一本书三年级作文

2022年个人学习心得体会6篇(完整)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个人学习心得体会精选6篇》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当积累了新的体会时,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个人心得体会精选,一起来看

2022年度教师学习心得体会模板合集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教师学习心得体会模板》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对网友有用。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模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教师学习心

2022年爱细节作文600字初中范本

《2022爱的细节作文600字初中范文【】》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对网友有用。爱是冬日的一缕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是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是一首飘落在夜空里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

愚人节祝福语简短一句话大全(完整文档)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2022愚人节祝福语简短一句话大全》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节的历史起源于法国,最初是法国的一些主张变革的人为嘲笑那些因循守旧的人而在4月1日使出一些骗人的招数。后逐渐成为西方及美国的民间传统节日,现在也成为东方很多国家人们喜爱的节

2022年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例文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例文》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写总结,面对年末的时候,你们知道教师是怎么写的工作总结?来了解下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2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例文,希望您能喜欢!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

2022年村干部预备党员入党申请书范本(全文)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村干部预备党员入党申请书范文》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村干部繁忙,但也要以党章为方向,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应该牢记的使命。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村干部预备入党申请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村干部预备党员入党申请书(1)敬爱的党组织:自从20__年_

2022年清明节祭英烈手抄报内容资料,清明节祭英烈手抄报内容初中生

《清明节祭英烈手抄报内容资料2022清明节祭英烈手抄报内容初中生》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踏青,踏青是中华民族的民俗活动。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