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简表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3000字4篇

|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3000字

  

  有关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范文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阶段的教育中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教育甚少。即使在生命教育已经迅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生命教育还没有引起社会和学校足够的重视,大学生生命教育目前还未融入到我国高校的教育体制中,也未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所以,应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范文一:生命教育学校教育论文

  一、当前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1.传统文化中存在很多对生命漠视的观点

  中国传统文化中充斥着对生命的轻视、漠然、贬低、排斥。由于受传统文化影响,我国学校的生命教育依然缺乏,生命教育没有真正得到学校的重视。在家庭、学校中,父母和老师或认为谈论死亡不吉利,或认为年轻的学生距离死亡太过遥远,或觉得此话题太过沉重,通常会对孩子回避死亡的话题。这样的做法导致学生对死亡充满神秘感,所知甚少,甚至错误地把死亡看得过于简单、轻松。由于学生不懂得生与死的真正意义,也往往会导致学生中出现不珍惜生命的现象。这种漠视生命的观念也导致学校对生命教育的宣传和研究也相对滞后,生命教育往往只是一些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等部门在开展一些不成规模的宣传和研究。

  2.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生命教育缺乏重视

  2004年,上海市颁布了生命教育的具体工作方案《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来确保生命教育在学校中的有效实施。在上海市的带动下,国内的辽宁、湖南、云南、黑龙江等省市的教育部门也相继出台了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指导意见,并比较明确地在学校中开展了生命教育。不过,国内仍然还有很多省市的教育主管部门,由于没有认识到学校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长期以来一直缺乏对学校生命教育的重视,没有将生命教育正式纳入到学校教育目标中来。很多学校在教育中都没有真正去引导学生,如何去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对于学生的安全意识、生存能力的教育也谈之甚少。这种教育中的目中无人和生命意识淡漠的情况,不仅使学生体验不到生命中的乐趣,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还导致学生出现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漠视他人和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3.学校缺乏进行生命教育的操作性指导

  国内对学校生命教育的研究还较多地停留在“奔走、呼吁、探讨”的层面,缺乏实际可操作性。如何让这些生命教育认知层面的构想真正转化为可操作的实际行动,也就是说“实施生命教育,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这才是当前学校生命教育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国内对生命教育进行的研究,大部分也只是局限于个体生命,对生命教育的社会价值研究比较少,并且对学校进行生命教育的策略研究也比较少。虽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到了“学校要坚持全面发展,要重视生命教育,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市仍然没有设立生命教育课程,生命教育的相关课程资源尚待开发,生命教育专业师资仍然匮乏。因此,学校对生命教育的指导与实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4.学生个性中缺失责任和包容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学生的问题一直层出不穷,无一不引起社会的轰动,个性缺失在学生的身上表露无遗。学生处于发育期,其生理、认知、情感、意志、自我意识还处于发展中,这一时期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阶段。学生年轻气盛,看待问题容易偏激、控制不好就会出现行为冲动,甚至出现自杀、自残和伤害他人的情况。学生在生活中都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在经历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容易出现懊恼、后悔、郁闷的情绪。现在的中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和长辈无微不至的宠爱和呵护之下成长。学生普遍存在依赖性强,不愿意承担责任,缺乏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个性缺失问题。学生个性缺失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今后工作中急需解决的一道难题。5.学生存在信仰迷失的现象我国学生

  的生命态度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他们对生命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对生命价值也有一定的思考。但是,还有一些学生不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生命,没有去积极探寻生命的意义,没有去积极追求生命的价值。一些学生虽然生命的存在意识强烈,但是对身心健康意识和生命责任意识普遍淡薄,导致其生命价值取向呈现出信仰的迷失现象。信仰的迷失必定导致中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模糊化和边缘化,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信仰是民族之魂,是民族的凝聚力,学生的信仰是这一切的基石。中小学阶段是学生确立信仰的基础时期,大学阶段是学生进入确立信仰的关键时期。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未来信仰迷失了,绝对是个严重的问题。

  二、学校进行生命教育的策略

  1.树立起正确的生命教育观

  生命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更要启发学生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以弘扬生命价值、提升生命精神品质、陶冶生命情感、养育生命态度作为自己教学的目标指向。教师要避免空洞的说教,要研究怎样以教学为依托,有效落实生命教育。学校要努力营造生命教育的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生命、感悟生命。生命教育既要引导学生懂得惠泽人类自身,也要启发学生树立起与生命的其他物种和谐共处的意识。生命教育就是要学生懂得关心今日生命的存在,同时也要计划明日生命的发展。生命教育不但要让学生关注自身的生命,更要启发学生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激活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发展因素,使学生不断进步、生命品质不断得到完善。

  2.发挥生命教育显性课程的作用

  学校的自然、历史、生命科学、体育与健身、品德与社会等课程,属于生命教育显性课程。自然课程涉及许多生命科学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合适的生活环境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从而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是保护自身生命的一项重要措施。在体育与健身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有关人体结构和身体保健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学会如何强身健体。同时,还要让学生掌

  握自我保护的一些方法,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目的。品德与社会涉及到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方面的内容也很多,学校应当特别关注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鼓励学生要在生活中去体验、感悟生命。生命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以提高开展生命教育活动的质量。

  3.挖掘生命教育隐性课程的作用

  学校的语文、英语、音乐、美术等课程,属于生命教育的隐性课程。学校在注重发挥显性课程优势的过程中,还应注重挖掘隐性课程所蕴涵的生命教育的内容。语文和英语有很多关于生命教育的生动感人材料,教师在语文和英语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要善于从语文和英语课本中发现生命教育的素材,并及时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语文和英语课堂将充满了生命教育的气息和活力,生命教育的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音乐、美术课程重在审美能力、人文素养的培养。在音乐教学中,优美的歌曲能够让学生心情愉悦,能够从精神层面上达到熏陶学生情感和丰富学生文化生活的目的,获得美的感受。美术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人类生存所依赖的自然环境的美丽,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学生还可以在人物的刻画中,通过感受人体美来认识自己,从而喜欢自己。

  4.通过爱心活动提升生命意识

  生命教育的教学应该实现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等。通过积极参与讨论、思考、体验,使得生命教育的理念真正内化到他们的思想观念中去”。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可以运用亲身体验法,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引导学生从“关爱他人”、“关爱弱势群体”开始。通过让学生参加爱心活动,感受和体验生命的意义。学校可以与贫苦地区学校建立起“手拉手”的关系,除了学校出资建设校舍外,可以动员学生捐钱、捐物来帮助那些贫苦地区的学生。学校还可以积极号召学生关注身边的同学,动员学生把节约下的“零花钱”用来帮助身边的同学,解决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爱心教育活动可以让学生从小就养成主动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意识。

  5.借鉴成熟地区的生命教育经验

  目前,国内学校的生命教育还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在国内学校的生命教育缺乏指导的情况下,广东省顺德市采取外出取经的办法,学习和借鉴英国、香港学校进行生命教育的做法,并结合本身的实际将“生命教育”引入课堂,取得比较好的成效。2010年顺德这个隶属于广东省佛山市的县级市竟然成为了广东省唯一获得“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特色培训示范基地”的城市。港台地区在生命教育方面也有很多成功的经验,这是值得内地教育部门重视和借鉴的经验。美国学校的生命教育起步早,比较成熟,一些成功经验被很多国家和地区所借鉴。美国学校的生命教育并不以独立的课程形态出现,而是渗透在死亡教育、品格教育、健康教育、个性化教育、挫折教育之中,整个学校教育呈现出明显的生命教育特征。因此,在当前情况下,借鉴有关国家及地区成功的生命教育经验,将有利于加快国内学校生命教育体系的构建。

  6.发挥校园文化的审美教育作用

  学校的校园是基础教育培养人的重要场所,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我们不能够把校园简单看作只是教室、花园、操场的概念,我们应该有“把校园看作是一个育人的环境、蕴涵育人文化”的理念。校园文化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能够产生多方面的深远影响。学校的校园建设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特点进行综合考虑、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从总体上营造出有利于审美教育的氛围。校园的美化、绿化应该根据整体要求,统筹规划,尽可能使校园多一点绿色,多一点生命美。让学生置身于清洁整齐、绿树成荫、花草芬芳、幽雅静谧的校园环境中,产生出美的想象,得到美的体验和感受。和谐的校园环境无疑有助于学生提高其审美情趣和能力,保持心理健康,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并且使学生可能出现的异常心理减少到最低程度。

  7.建立互信、互爱的良好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每个人都需要得到关怀和爱抚,如果孩子在冷漠的环境中长大,他就会变成对善和美都无动于衷的人”。氛围的和谐有利于心灵的舒展、愉悦,而学生具有了舒展、愉悦的心灵,教育便成功了一半。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起真诚友好的同学关系,既有竞争又携手共进,既相互监督又彼此信任,使每一位学生的心灵都充满友情和温暖。同学之间形成了和睦相处、诚恳帮助的友爱,那种自私自利、勾心斗角、嫉妒猜忌等丑恶行为也就没有了生存空间。学校还应该提倡并鼓励异性同学之间正当交往,满足青春期学生异性交往的心理需求。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有趣的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既可以调节学生的紧张学习生活,又可以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使学生产生集体自豪感和精神充实感。

  三、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的保障机制

  1.生命教育的组织机构

  学校要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生命教育领导小组,整合学校各部门的力量并形成合力,共同来实施生命教育。学校行政例会要定期研究生命教育推进工作,把生命教育纳入到学校整体工作中去贯彻,去落实。同时,在学校网站上要开设生命教育网页,组织师生定期开展生命教育的学习与交流活动。学校要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多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积极申报关于学生生命教育方面的研究课题,不断收集资料、积累经验。

  2.生命教育的全员参与

  学校要号召全体教职员工树立起“人人都是生命教育工作者”的意识。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学校所有教职员工的人格魅力以及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价值观,都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建设,把生命教育作为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通过培训,让全体教职工都能正确把握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教师要深入挖掘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内涵,把生命教育有机地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之中。

  3.生命教育的评价激励机制

  学校要建立开展生命教育的评价激励机制,制定教职工在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业务工作等方面实施生命教育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包括组织生命教育活动的时间、内容、课程落实情况和教育实效等。学校要把开展生命教育的能力和实绩作为教职工业绩评定的标准之一,要定期对生命教育中涌现出的优秀项目及优秀人员进行表彰奖励。

  4.生命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学校要认真探索适合本校的生命教育的方法,可以参考港台学校生命教育中普遍采用的“阅读指导法、亲身体验法、模拟想象法、角色扮演法、欣赏讨论法、随机教学法”等。台湾的林永茂教授认为“学校生命教育课程的研究与设计,应该以教育心理学所采取的行为论取向及认知论取向为基础,透过认知生命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学习评鉴,协助学生破除一些错误的、非理性的自我挫败,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同时,为了保证生命教育的贯彻落实,学校在资金、人员安排上也要给予充分的支持,以确保生命教育活动能够顺利开展。

  5.生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生命教育是人生发展的需要,学校在生命教育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开始阶段,这一阶段的教育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生命教育是对整个生命过程的教育,而不是人生某个阶段的教育。生命教育不是暂时的阶段性教育,而是要持续开展和推广的教育,是贯穿生命发展全过程的终身教育。在学校推行生命教育,将爱惜生命、善待生命作为一切教育的核心理念,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范文二:全民生命教育的优化推广方式

  一、生命教育概况

  “1964年,日本学者谷口雅春出版了《生命的实相》一书,首先呼吁生命教育的重要性”[1]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明确提出了生命教育一词,是作为社会中的吸毒、自杀、他杀、性危机等危害生命的现象的对策而提出的。此后,生命教育的理念传播到世界各地,生命教育所包含的内容也不断扩大,各种各样的生命教育实践活动也开展起来。现在,新西兰、德国、英国、美国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和中国的港澳台乃至大陆地区都开展了生命教育活动。例如,1979年成立的澳洲生命教育中心“致力于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的防治。”[2]“美国的生命教育起初是以死亡教育的形式出现的,目前美国的生命教育大致分为品格教育、迎接生命挑战的教育、情绪教育三

  部分。”[3]自从生命教育诞生以来,专家学者对生命教育的界定不尽相同,生命教育的内容和实践形式也不相同。程红艳的定义触及了生命教育的根本,她认为,“生命教育,旨在唤起人们对生命的价值的认识,全面恢复人类生命的本性,采用理想的教育推动人的发展,提升人类生命的本性,使教育成为生命本质觉醒和显现的过程。”[4]

  生命教育的层次可以分为生命意识、生存能力和生命价值升华三个层次。从具体内容来看,生命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挫折教育、意外伤害的救护和自我救护、了解个体生命的成长历程、艾滋病和毒品预防教育、珍爱生命与预防自杀、生命情怀的养育、临终关怀与死亡教育、生态环境教育等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陆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倡导以人为本和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个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开端。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就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号召要把生命教育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科学有效的实施生命教育活动。上海、辽宁、江苏、四川、山东、黑龙江、吉林等省市相继开展了生命教育科研、教学实践、教材编制、教学大纲试行等活动。纵观我国的生命教育,会发现“理论分析研究较多,具体实践操作较少;基础教育关注较多,其他教育领域关注较少;学界研究关注较多,政府、社会对生命教育主题关注较少。”[5]在本课题的深度访谈中,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生命教育项目办公室主任郑瑶指出:“大陆的生命教育还处在发展初期,人们对生命教育的了解很有限,大陆的生命教育还处在呼吁阶段。”

  二、社会转型背景下开展全民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一)生命教育的属性:“元教育”

  从本质上来看,生命教育是元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实际上,生命教育是任何时代的任何地区的任何人都需要的教育,因为生而为人,都无法回避的根本性问题是:生命的实相是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如果这些根本性问题没有解决,无论人暂时是多么成功和快乐,人生的一切都将没有正确的根基和方向,人在面对困境

  的时候就会不堪一击,甚至会做出危害自己和其他生命的事情。如果回溯人类发展的历史,我们会发现,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关于生命的探索、思考和教育就已经开始了,中外皆有。如宋朝的张载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民胞物与”思想。也就是说,天地、万物、人是一个生命有机体,天地就像父母,一切人、一切物都是天地所生,因而人民都是我的同胞,万物皆是我的伙伴,应该爱一切人和一切物。

  (二)社会转型期开展全民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社会转型”是“社会结构转型”的简称。社会转型“是一种根本性的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种质的飞跃,造就了一个完全有别于传统的新的社会形态,”[6]社会转型具体内容是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从传统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转型的新时期。”[7]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阶层结构调整和分化,既得利益调整,社会矛盾有所激化;既有价值观的权威被颠覆,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和冲突状态,极端利己、享乐主义出现;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呈现多元化状态。目前,中国社会出现了很多的触目惊心的现象,如自杀与残害他人的事件增多,腐化堕落现象增多,重大安全事故频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等。如,从自杀现象来看,复旦大学心理系主任孙时进指出,“我国的自杀率为22.99每10万。”[8]2007年初,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发布《我国自杀状况及其对策》,该报告显示,“中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在15岁至34岁的青壮年死亡原因中,自杀更是排行首位。”[9]自杀是对个体生存意义的否定和对个体所在社会的否定。从上文我们知道,生命教育是任何时代任何地区的任何人都需要的元教育,而社会转型期种种严峻的危害生命的社会现象让全民生命教育的必要性更加凸显。但是,与现实需要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国内的生命教育目前只在为数不多的学校展开,从全社会来看大多数人甚至根本不知道生命教育。因此,为了个人和社会的健康的发展,进行全民的生命教育是急需的,开展全民生命教育推广活动是当务之急。让所有人认识生命,找到生命的价

  值和意义,学会生存和生活,这是对每个人和整个社会负责任的举措。

  三、全民生命教育的整合推广模式

  鉴于大多数人对生命教育并不了解,因此全民生命教育的推广须分两个步骤或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向全社会宣传生命教育的理念,提高大众生命教育意识,呼吁社会各界参与到全民生命教育运动中来;二是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力量进行生命教育的实践。

  (一)全民生命教育宣传的“整合营销传播”模式纵观以往的思想道德宣传活动,虽然出发点非常好,但是由于宣传没有进行科学的研究和策划,结果往往是不但社会影响面小,而且对人们难以产生态度和行为上真正的改变。更糟糕的现象是,人们对单向灌输式的宣传产生逆反心理,认为正面的思想道德宣传与竞争激烈的社会现状脱节,只是表面接受,最后导致宣传完全失效。生命教育是唤醒人们生命意识,促动人们寻找生命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命教育是思想的营销。要想让全民生命教育的宣传有效,要想让生命教育真正在全社会中推广开来,借鉴科学的整合营销传播手法进行生命教育的宣传是非常必要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一种新的营销传播方式,整合营销传播风靡中外营销界,并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美国广告公司协会认为整合营销传播“是一个营销传播计划概念,要求充分认识用来制定综合计划时所使用的各种带来附加价值的传播手段———如普通广告、直接反应广告、销售促进和公共关系———并将之结合,提供具有良好清晰度、连贯性的信息,使传播影响力最大化。”[10]

  整合营销传播的核心就是整合使用各种传播手段,传达一致的信息,使传播达到协同效应,形成1+1>2的效果。如果在生命教育理念的宣传中,对生命教育宣传进行整合营销传播式的策划,根据大众的接受特点巧妙设计宣传的信息,并协同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传播手段进行信息的传递,生命教育的宣传就会达到非常好的效果。以下是根据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建构的全民生命教育理念宣传的整合传播框架。

  (一)宣传目标的设定

  在进行科学的营销传播之前,必须首先确定明确的目标。全民生

  命教育宣传的目标应该是什么?虽然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开展了生命教育,但是各种生命教育所针对的群体,针对的问题都是不一样的。例如,“1979年,特德?诺夫斯基金会在悉尼创立生命教育中心,主要通过长颈鹿哈罗尔德的形象,开展“预防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的宣传推广工作。”[11]“美国的生命教育起初是以死亡教育的形式出现的……近年日本流行的余裕教育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余裕教育的口号是“热爱生命,选择坚强”,是针对现在日本青少年脆弱的心理和青少年自杀事件而提出的。”[12]我国现行的生命教育则是主要针对青少年群体的生命安全问题进行的教育。如何设定我国的全民生命教育宣传目标呢?除了参考别国的经验,我们应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以及人类整体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正如前文所述,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自觉的生命教育一直在进行着,只是由于每个时空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不同,生命教育的目标也是不尽相同的。那么,在当代中国这个特定的时空背景下,全民生命教育宣传的目标应该是什么呢?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要基于中国社会的具体环境以及个人所面临的具体的生命问题。因此,在设定具体的宣传目标之前,开展全国范围的全民的生命教育相关情况调查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在了解了人们的具体的生命问题和困境之后,我们才能设定有的放矢的宣传目标。

  (二)目标受众的细分

  市场细分是营销学的概念,“市场细分是指企业按照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把某一产品的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各有相似欲望和需求的子市场的过程。”[13]如果把全民生命教育理念的推广看作是一场思想的营销的话,那么推广所针对的所有人就可以看作是一个大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虽然每个人都有接受生命教育的需要,但是社会中各群体所面临的生命问题是不同,比如说对老年人来说,生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会生存技能是比较重要的,因此每个群体所需要的生命教育不同,能够打动他们的生命教育理念也不尽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根据一些有意义的标准,对宣传的受众进行分类,以使生命教育理念推广活动可以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有的放矢,达到理想的效果。比如说,根据年龄,可以把受众先分为

  三个大致的群体:学生群体,在职人员群体以及老年人群体。学生又可以再细分为小学、中学以及大学等。在职人员根据职业又可以继续细分,比如说公务员、农民工以及企业职工等群体。

  (三)宣传内容的设定:合与分

  在营销传播活动中,当确定了营销传播的目标和受众时,下一步就是确定营销传播的内容。全民生命教育推广中传播的内容分两个层面,其一是面向大众的基本的生命教育理念,其二是针对不同群体的特殊的生命教育理念,因为社会中不同群体既有共性和也有个性。

  1.基本理念的确定。全民生命教育理念推广的第一个层面是向所有人传达生命教育的基本理念,我们应该向大众传达什么样的生命教育基本理念,才有利于尽快提高大众的生命教育意识呢?目前,国内外关于生命教育的基本理念的界定是多种多样的。张美云“认为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其内涵基本上由“生命”决定,所以应该从生命的特征和生命存在的领域来探讨生命教育的内涵。”[14]刘慧认为,“生命教育应该引导人们围绕生命来思考自己、他人、社会、自然社会及其关系,通过生命认知、生命情感和生命意志的综合性体验学习来唤醒和培养人们的生命意识和生命智慧……引导人们追求生命意义,活出生命价值是生命教育的目的所在。”[15]

  综合各家所言,关于生命教育的内涵,主要有五种取向:宗教取向的生命教育、生理健康取向的生命教育、生涯取向的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取向的生命教育以及死亡教育或生死取向的生命教育。虽然各家对生命教育基本理念的认识有所不同,但不外乎如下几个核心的主题:认识生命、生命的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实现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能力的培养。其中,对生命的正确认识与理解是生命教育以及生命教育理念推广的前提。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虽然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人类对生命以及宇宙的认识还是有限的,人们对生命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这也是当今社会人们的价值追求多元化的原因。基于上述的原因,我认为,在生命教育的基本理念的推广中,首要的应该是借助一定的主题激发人们去思考:生命是什么,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让大众投入到生命大反思和

  大讨论过程中。与以前的单向灌输式的生命教育理念推广相比,这种能够激发人们自身的探索和思考生命的动力的推广将是事半而功倍的,将会调动大家自身的积极性,让所有人都加入到生命教育运动中来。

  2.针对细分受众的生命教育理念确定。生命教育基本思想的传播是针对全民的和普适的,是针对群体的共性的。但是仅仅向大众推广基本的理念还不够,还不够有针对性和冲击力。社会中

  各群体的生活境遇不同,心理特点不同,所需要的生命教育也不相同,因此能够打动他们的生命教育诉求以及诉求方式也是有差异的。为了使生命教育推广能够真正深入每个群体的内心,我们应该对整个社会进行分群,然后通过大范围调查了解每个群体的生活状态,所面临的生命问题,心理特点等等,然后设计合理的诉求和诉求方式去打动他们。

  比如说,从社会阶层来看,官员和农民工所面临的生命问题是不同的,所需要的生命教育也是不同的。从官员群体来看,目前的腐败现象是比较严重的问题,某些官员贪污受贿,渎职甚至侵害民权,这些现象反应了某些官员对自己生命的放纵和对他人生命的漠视和残害。生命教育者应该思考,对这个群体来说,什么诉求能真正的触动他们,让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重新建立正确的生命意识,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

  (一)新旧媒介的整合营销传播

  “截至2011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人,较2010年底增长5580万,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从34.3%提升到38.3%,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占整体网民比例为69.3%,较上年底增长5285万人”[16]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介的普及把传媒推向一个传统媒介和新媒介共存和融合的时代。在今天这个媒介爆炸,注意力被各种媒体分流的时代,任何推广活动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采用整合新旧媒介的营销传播模式是必须的,生命教育的推广也不例外。这种整合模式使用各种营销传播手法(如广告,公关,人员推介)和各种传播媒介(包括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播生命教育理念,使各种传播手法,各种媒介的传播形

  成协同效应,达到1+1>2的效果。从具体操作来看,我们可采用媒介专题报道,公关,人员推介,公益广告等手法,还可以请形象大使等等。此外,还不能忽视的是新媒体的力量,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在生命教育宣传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如“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参与度,”[17]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降低了实施生命教育的成本等等。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些生命教育网站,如华夏生命教育网,生命教育资讯网等等,一些机构也开始在微博上开设帐号,如“活水生命教育中心”,这些举措在宣传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还没有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网络不仅能发布生命教育信息,还是和网民互动的平台,网民可以因为对生命教育的关注形成一个交流社区,甚至这个社区可以成为组织线下生命教育活动的平台。

  (二)全民生命教育的整合实践模式

  全民生命教育理念的宣传只是生命教育推广的第一步,当大众对生命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的时候,全民生命教育实践活动就比较容易推进了。“从华人世界生命教育兴起的过程来看,中国台湾地区在推展生命教育的过程中,一开始便是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介入,颁行统一的生命教育计划,”[18]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在中国大陆,主要是在一些省市的部分学校开展了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推动乏力,速度缓慢。鉴于生命教育是关涉个人福祉和整个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事业,最理想的生命教育实践模式是政府主导并整合一切社会力量的整合实践模式。全民生命教育的整合实践模式包括如下三个主要方面:实践主体的整合、理论教育与体验教育的整合,他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整合。

  1.实践主体的整合。据笔者的调查,目前国内开展生命教育实践的主体主要是学校,同时,也有为数不多的民办机构开始开展直接或间接的生命教育实践,如中国首家生命教育机构“活水生命教育中心”,“立品图书集团”,“生命蓝海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此外,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上的一些内容也有生命教育的元素,如安徽电视台《鲁豫有约》节目中的一些励志和感人的人物故事等。中国大陆生命教育的星星之火,还没有燎

  原,各实践主体各自为战,其力量还没有整合,未能形成合力推动生命教育的发展。中国大陆生命教育要想获得快速的发展,由政府出面整合各实践主体,建立全国生命教育体系是非常必要的。这个体系由政府主导,包括学校,单位,社区,家庭,民间机构(营利或非营利),媒体等等。在这个生命教育体系中,政府主导建构全国统一的生命教育实践框架和方案,各机构再按照政府制定的框架和方案,根据自己的生命教育资源设计具体的生命教育的实施方案,开展生命教育活动。这样,各实践主体的力量整合起来,形成协同效应,使生命教育达到良好的效果。比如说学校生命教育可以到达学生群体,而危机干预中心有助于解决自杀危机问题,媒体在广泛传播生命教育理念上具有优势,社区和家庭是开展老年人生命教育的便利场所,工作单位可以对职工开展生命教育等等。当所有的社会力量都被整合到生命教育的运动中的时候,每个人都有接受生命教育的机会,在遇到生命困顿的时候都有获得帮助的机会。

  2.理论与体验教育的整合。“生命教育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授,让学生理解生命教育的内涵,又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融知、情、意、行为一体,”[19]只有理论和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才能使生命教育对人的生命有真正的改变。理论性的生命教育,能够向人们传达生命教育中的“是什么”和“应该怎样”的部分,如生命教育的理念、关于生命的知识,生存技能,敬畏生命等等,这种教育方式的优势是在短期内可以让人们了解尽可能多的关于生命教育的知识和原则。但是生命教育又是实践性和体验性很强的学科,在切身的体验教学中,人们才能真正领悟到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懂得去珍惜、关爱、感恩、尊重和帮扶生命。因此应该采用体验式学习方式,通过身临其境、角色互换、环境塑造等方式让受教育者真正去体会生命各种现象真实的感觉,而不是简单的传授生命教育的知识。有切身体验的教育远比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深刻。

  (1)他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整合

  在目前的生命教育中,生命教育者的教育起了主导的作用,个人的自我教育的潜力还未充分发挥出来。实际上,每个人自己的“生命

  是最佳的教育资源。生命教育主要不是从生命之外来开发教育资源,获得教育力量,而是借助生命本身的力量来实现。”[20]生命对于每个人都是宝贵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幸福成功,希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个人内在蕴藏着生命教育的最大动力。同时,对于个体来说,自己的真实的生命经历是生命教育最好的老师。况且,在生命教育中,他人能提供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而永远陪伴自己的人是每个人自己。在生命教育中,若能因势利导,充分发掘个体内部的资源,将他人教育的力量和自我教育的力量整合起来,生命教育将能给人们的生命带来真正的改变。

  在他人与自我教育整合的生命教育模式中,生命教育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激发个体自我生命教育的强大动机,让他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在逆境的痛苦中,在在种种生活境遇中,去思考和探索生命的本质,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实现自己的生命的价值。在具体实践上,除了提供他人教育,还要提供个人自我教育的便利资源,如生命教育网站,虚拟社区,手机生命资源下载,书籍,光碟,电影等等,还可以适当的举办一些生命教育的活动,使生命教育效果最大化。

篇二: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3000字

  

  有关生命教育的论文

  当下,引领生命教育走进大学校园,是时代的心声,教导大学生认识生命、敬畏生命、积极生活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让大学校园充满生命关怀也是人文主义精神的呼唤。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有关生命教育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有关生命教育的论文篇一

  《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探析》

  摘

  要:知识的教育在人类的启蒙时代与生命教育是并进的,也是相辅相成的。然而,在当今知识经济膨胀的时代,知识教育逐渐发达并取得了绝对的优势,生命教育逐渐停滞,导致被视为实现梦想殿堂的大学屡屡出现漠视生命、践踏生命的现象。当下,引领生命教育走进大学校园,是时代的心声,教导大学生认识生命、敬畏生命、积极生活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让大学校园充满生命关怀也是人文主义精神的呼唤。

  关键词:当代生命教育

  大学生

  生命关怀

  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气息。”所以教育之“育”应当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是人类唤起自身美好的“善根”,“何以为生”只是教育的初级目的,“为何而生”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然而,当代大学里出现漠视生命、践踏生命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并有上升趋势。教育应该改变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为什么部分正在受教育,而且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居然会对生命如此漠视、如此残忍呢?这不得不让每一位从事高等教育的工作者陷入深思。

  一、生命教育的理性内涵

  目前,关于生命教育的内涵有多种表述。王北生、赵红云认为:生命教育是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通过选择优良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使其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掌握创造智慧的活

  动①。张振成则认为:“生命教育,就是要协助学生了解人生的意义、目的、价值,进而珍惜生命和人生,喜爱生命和人生,能尊重自己、他人、环境及自然,过有意义的人生,并使自我功能充分发展,贡献人群。”我认为,首先,生命教育应该让大学生认识生命、直面生死,并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其次,生命教育不但要引领大学生珍惜自己的生命,而且要关爱他人与他物的生命,倾听生命的律动;最后,生命教育不但要引领大学生积极生活,而且要使其成为优质自己。

  二、引领生命教育走进大学的紧迫性

  毋庸置疑,当代大学生生命意思淡薄,自杀与他杀现象时有发生,于是当前引领生命教育走进大学的任务迫在眉睫。一个以人为本的时代的到来,呼唤着生命教育走进大学校园,含辛如苦的莘莘学子呼喊着校园充满生命关怀。我认为引领生命教育走进大学的紧迫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自杀率有上升趋势,呼吁生命教育。

  大学生自杀的消息屡见报端,每个记录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令人惋惜的短暂人生,血写的事实让我们心碎和震惊。2011年1月1日,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一名大二学生坠楼身亡。2011年3月9日晚七时许,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一名大三的土木专业学生从男生宿舍D8寝室楼6楼坠下自杀身亡。2011年5月15日,中山大学大学城智善园10栋楼下昨晨被发现一女生坠楼身亡,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坠楼女生疑因心理问题坠楼。生命应该是坚强的,越在磨难和挫折中越显出旺盛的生命力,然而生命又是如此脆弱,不堪一击。沉痛之余,我们更应该关注事实的背景与内幕。引导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教育他们理解生命的意义,热爱生命,敬畏生命,建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已成为当代高等教育不可忽视的一课。

  (二)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迷茫失落,在呼吁生命教育。

  人文精神是常见的人类对自己的关怀,具体体现为对个体的尊重、观念的保护、追求和关心,对人类保存完好的各类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对个体所有方面协调发展的人格认可及塑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是万物之灵,就是因为它有独特的人文精神。人文修养由人

  文知识及人文精神组成,并而人文精神是关键,人文知识是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的基础。然而,在高校长中存在着“重科技,轻关怀;重专业,轻休养”的倾向,部分学生的拜金思想、功利主义现象日益严重。当代大学生出现精神上的“无家可归”,他们受现代影视和媒界的影响,经受着当今社会五彩缤纷的世界,更多的是追求物质方面的诱惑,导致沉浸在物质生活享受中而忽视了生命本身,本来他们就不太了解健康及生命的涵义,还深受追逐利益的负面影响,所以很容易对生命产生漠视,甚至轻生的念头。

  (三)大学教育严重受到功利侵袭,在呼吁生命教育。

  本真的教育,其目的是“一种既授人以生存手段与技能,使人把握物质世界的教育,又导人以生存的意义与价值,使人建构自己意义世界的教育”。但是,在社会唯经济主义、唯科学主义的操纵下,教育成了推动科学和经济发展的工具,应有的教育目的也随之失去它的原貌。现代教育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满足人类利用自然的需求,人被作为征服自然、改选自然的工具投入到现代教育中,功利性成为现代教育的首要特征。大学教育的功利性表现得更为突出,学生对待期末考试不是为了检测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如何,而是临时抱佛脚,为了不重修或者是奖学金而备考,甚至为争奖学金同学之间还自相残杀,因为这关系到钱;研究生发表论文是为了拿学位,为了达到目的,有些人不折手段,快到毕业走投无路时,经受不起压力就干脆选择轻生解决问题。在功利驱动下的当代教育“太忙碌于现实,太骋于世界”,忘记了“为何而生”,荒废了在意义世界中导行的职责,使现代人从实用主义、经验主义、功利主义的层面去思考问题,而不去寻求超越现实利益的生活意义、理想价值、信仰与终极关怀,使人的生活表层化、实利化、短暂化,使人对自我的认识与关怀只服从逐物的需要,不再思考那些具有永远意义的价值。

  三、大学生命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

  生命教育并不像知识教育,重视内容的丰富,它更关注对生命的体验。生命教育的内容应该是生动的而不是枯燥的,灵活的而不是死板的。我认为大学生命教育内容体系应该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一)引领大学生认识生命,正视死亡。

  开展生命教育课,更要引导学生正视死亡。在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中,一旦谈及“死亡”话题,便认为是一种不吉利,是被大多数人所排斥的;学校传统课堂教学也忽视了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个性和主动性、独立性、发展性、活生生的人,教育工作常常把人“物化”,忽视教育场所中“人”的活动和“人”的感受,从而忽视人的生命意义。实际上,只有正视死亡,才会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命。“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人生自古谁无死”,“死生,天地之常理,畏者不可以苟免,贪者不可以苟得也”。也就是说人之生与死是自然规律,是不可逆转的,“生亦我所欲也”,“死亦我所恶也”,“人之所欲,生甚矣;从之所恶,死甚矣”,“死生亦大矣”,古人关于生与死的论述是很丰富的,但绝大多数是“恶”死“爱”生的。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一种必然,因而必须正视。对大学生进行死亡教育其目的是要让学生从容面对与接纳死亡,建立正确的生死观,认识死亡的意义,从而生活得更有价值。

  (二)引领大学生积极生活,形成乐观的人生态度。

  积极生活是落实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尊重生命的重要体现。一是引领大学生怀着积极乐观、开朗豁达的人生态度。人生的路途不可能会一帆风顺,肯定会碰到意想不到的障碍,但如果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就有利于人在成长的岁月中从容以待。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有利于“开启”好的基因。具体的方法是帮助学生养成“凡事都往好的方面着想”的习惯。二是理解“不理解”。提出这样一个命题,不是否认理解,而正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理解不但包括同一性的、相同性的理解,而且包括独特的、差别性的“不理解”。要做到人理解人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更难的是人对同一性的、相同性的理解却抱着非常大的希望。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或者自己也会说的话:“你怎么不理解我?”而把理解等同于一致性,更加剧了这一问题的困难程度。三是学会放弃。个体生命在其成长中受其内部与外部的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可能“随心所欲”,也不可能“皆如人意”。因此,人生在世不仅要学会争取,而且要学会放弃。在成长中,我们会失落很多

  东西,但失落后的我们仍然继续成长,这就是生活的哲理。

  (三)引领大学生逐渐成为优质自己。

  从以下几点着手引领学生成为优质自己。一是保持开放,善于吸取能量。成为优质自己之人的思维、观念、心态等都是更多地处在开放状态,而非封闭态。教导学生善于从现实的生活中汲取养料,与环境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关系,不断丰富自己,提升自己。二是对人、对事尽心。所谓尽心就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对自己的家庭、事业、朋友有真正的热爱;善待自己生命中的第一个人,尤其是我们身边的人;笑迎与我们探望而过的脸;宽容,不轻易否定,更不轻易背弃;倾情付出,不图回报,无私无怨,九死而不悔;工作努力、执著、不做金钱的主人,不做物质的奴隶。三是明白自己。成为优质自己之人明白自己是怎样的,自己想要什么,自己在做什么,做的结果可能会怎样。

  注释:

  ①王北生,赵红云.从焦虑视角探寻与解读生命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4.参考文献:

  [1]张曙光.生存哲学―走向真的存在[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2]郑晓江,钮则诚.解读生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王北生等.生命的律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4]王北生.生命的畅想[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5]鲁洁.教育的返本归真[J].华东师范学大学学报,2001.[6]张振成.生命教育的本质与实施[J].上海教育科研,2002.10.

篇三: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3000字

  

  生命教育研究论文

  生命教育起是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至今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高度重视的教育门类。中国大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正式开展生命教育活动。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生命教育研究论文,希望大家喜欢!生命教育研究论文篇一

  《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在概括归纳国内外关于生命教育研究状况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生命教育;通过生命体验开展生命教育;构建社会、学校、家庭的生命教育合力。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国内外;研究状况;生命教育课程;有效途径

  一、生命教育的研究背景

  生命教育起是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至今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高度重视的教育门类。中国大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正式开展生命教育活动。

  从世界范围来看,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一些国家开始明确提出生命教育和敬畏生命的道德教育。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开始第一个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的思想。澳洲于1979年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提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观念来定位道德教育自标;日本于1989年明确提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观念来定位道德教育目标;乌克兰2001年开始开设生命科学基础课。我国台湾地区把2001年定为“生命教育年”,生命教育在台湾开始蓬勃发展。从我国来看,近十年来的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在定义上也是围绕生命教育的主体展开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感到教育应当尊重生命、关爱生命,他们提出了一些生命教育的见解。上海2004年开始制定并即将出台《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这说明“生命教育”这一现代教育理念已开始进入我国中小学校园。但是,严格意义上的生命教育的研究在我国只是刚刚起步,应该看到我国高校的生命教育是缺乏的。

  当前,有少部分在校大学生对人生的方向、目标、意义和价值不很明确,只专注于当下此在的生活感觉,而淡化了生命的意识和生命的存在。这些“天之骄子”因此陷人了网瘾、自闭、斗殴、自残,甚至吸毒、自杀、伤害他人等种种生命困顿之中,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已迫在眉睫,开展高校生命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意义十分重大。生命教育是当今时代回归教育本质的基本要求;生命教育有利于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健全人格的需要;生命教育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把握生命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生命教育是维护校园稳定、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措施。

  二、国内外生命教育研究综述

  1、国内有关生命教育研究情况

  目前国内生命教育研究,大致可以分成四个流派:以叶澜教授为主的“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张文质为主的“生命化教育”学派,冯建军教授以其《生命与教育》著作,也应归为“生命化教育”学派;刘铁芳、刘慧博士为主的“生命道德教育”学派;刘济良为主的“生命教育”学派。其中,以叶澜教授为代表的“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研究成果最为显著。

  “生命?实践教育学派”认为:第一,在时代精神的前提下,教育对象观必须从学生是“认知体”转变到“完整的生命体”,学校生活是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构成,而不只是学习过程的重要构成。第二,在新基础教育的最为直观的课堂教学观上,必须突破“特殊认识活动论”的传统框架,从更高的生命层次,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第三,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石,“对生命的体悟”是教育学的原点。“新基础教育”追求一种健康向上、积极达观的生命态度与精神状态。第四,“教育的生命基础”的内涵是:生命价值是教育的基础性价值,生命的精神能量是教育转换的基础性构成,师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学校各种实践,是学校教育成效的基础性保证,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内在保证,也是人的生命特征的本真体现。第五,从角色表演视角来看,学生

  命发展是在表演和观看中实现的。第六,“生命”是学校教育、时代、人之间内在相通性的基础。这些从实践需要出发建构的生命教育理论,为教育研究开启了崭新领域和独特视野,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大学生命教育研究及其理论建构大有裨益。

  关于香港生命教育的研究不多。研究涉及以下几点:第一,香港地区开展生命教育居于两方面的背景:一是自杀事件频繁发生;二是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出现负面的精神面貌。第二,认为生命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在理智、情感、意志和身体各方面的平衡发展,让学生得到“成熟和快乐人生”。第三,生命教育的内容方面,在操作层面上具有较大自主性,不同单位注重各自的教育实际需要,由此带来生命教育内容“百花齐放”。香港的生命教育的特点是主要由社会和宗教教育中心来推动,在公民教育中有生命教育的内容,注重课程建设和实践操作层面的研究。

  台湾生命教育的研究比较香港和大陆来说,更加深入和全面,既注重理论研究,也重视教育实践。台湾教育部门1998年开展了“生命教育”系列实践活动,实施活动负责人曾志朗把2001年定为“生命教育年”,由此开始在岛内全面推行生命教育。综合起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研究始终在理论、实践、政策几个层面展开,研究人员动员广泛,宣传充分,社会反响大,形成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新一轮教育改革特色。第二,从研究涉及的教育系统来看,重视生命教育的阶段性,即从小到大的一辈子的教育。第三,从涉及的具体内容看,包括了生命教育的内涵、目的、意义、课程、师资培训、品格、理想、伦理、实施、生死等,涵盖面很广。第四,从研究的取向上看,主要有五种:宗教取向的研究、生理健康取向的研究、职业生涯取向、生活取向的研究和死亡教育或生死学取向的研究。

  台湾生命教育研究目的主要是:通过生命教育启发生命智慧、深化价值反省、整合知情意行。生命教育要辅导学生认识生命、认识自我、增强人际关系技巧、树立正确人生观和生命观。生命教育的内容包括人生教育、生涯教育、生活教育和生死教育四个部分。总之,台湾生命教育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并在其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

  2、国外有关生命教育研究情况

  早在20世纪50年代,德国著名的教育哲学家、教育人类学家博尔诺夫批判吸收了存在主义关于“人”的观念,创造性地提出了“非连续性教育”的概念,他说:“在人类生命过程中非连续性充分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同时由此必然产生与此相应的教育之非连续性形式。因此,可以认为博尔诺夫是生命教育思想的倡导者之一。杰?唐纳德?华特士的“《生命教育》(1986)是美国较为系统阐述生命教育思想的著作。

  代表人物华特士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他扩展了学校教育的涵义,把教育看作是通过学生学习以指导其生命经验并能正确贯穿整个生命过程。第二,认为孩子在学校接受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必须为他们终身学习的奠定良好基础,为孩子整个生命做好准备,而不仅仅是为就业和挣钱。第三,“教育必须是经验的,而不仅仅是理论的”,必须把如何解决生命中可能面临困难交给学生,这就是“生命教育”。

  三、高校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1、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

  课程,作为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中介,在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鉴于此,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在刚开始推行生命教育,都会积极进行生命教育的课程建设。单一性课程就是将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编制为专门课程,如生命教育课程、死亡教育课程、职业规划课程等。相对于渗透式生命教育课程来说,单一性课程最大的优点就是连贯性,它将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系统地、完整地呈现出来。台湾的生命教育课程取得了卓越成效。

  2、通过生命体验开展生命教育

  生活世界就是人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受。“说生活就是在说人,人是具有灵动生命的主体,生活就是生命亲历和体验,是理想对现实的不断超越,是一个永无止境的价值追寻过程”。体验使我们融入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明的关系之中,感受生命的艰辛与欢愉。生命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亲验”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动手操

  作、做实验、进行社会调查与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等,在这些活动的经历中去体验,从而加深理解和产生认识、情感、行为的变化。

  3、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生命教育

  教育的本质是解放人,发展人,提升人的身心,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主阵地,也是进行生命教育的主要课程载体,其目标与生命教育有着契合之处,都是指导个体提高生命质量,提升生命价值。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生命教育结合起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4、构建社会、学校、家庭的生命教育合力

  生命教育的开展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大学生生命教育更是有其特殊性,单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的,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通力协作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40.[2]叶澜等.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37-141.[3][台湾]钮则诚.生命教育――学理与体验[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公司,2004.136.[4][台湾]孙效智.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台北:哲学杂志,2001(35)4-13.[5]冯建军.主体道德教育和生活[J].教育研究,2012(5)17-18.[6]郑晓江.论生活与生命[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3).[7]李亦非.激活生命,促进成长――“三生教育“教师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作者简介】

  顾凡,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思政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李肖彤,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思政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篇四: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3000字

  

  大学生生命教育初探论文

  大学生生命教育是当前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关注的问题。面对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现象,高校应尽早采取相关措施。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大学生生命教育初探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大学生生命教育初探论文篇一

  《大学生生命教育初探》

  【摘

  要】大学生生命教育是当前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关注的问题。面对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现象,应采取如下措施:加强对生命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专门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为主,在其他课程中渗透为辅。壮大师资队伍;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生命教育网络;挖掘隐性资源,发挥其陶冶作用;开展生命教育实践活动。

  【关键词】大学生

  生命教育

  对策

  近几年来大学生自残、自杀、伤害他人等各种事件不断从校园里爆出,见之于报端,呈现在世人眼前。为此,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迫在眉睫,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摇篮的高校更应该担负起关怀学生生命的重任。真正做到以学生生命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所有教育的最终落实和人性塑造也都应该回归到生命这一根本上。

  1.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起源于法国生物学家ElieMetchnikoff于1903年提倡的“Thanatology”(死亡学)的概念。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生命教育(1ifeeducation)这一思想,并在加利福尼亚创办“阿南达村”以及阿南达学校,首次在学校里倡导和推行了生命教育的思想。而将“生命教育”这一概念明确化的,则是1979年在澳大利亚成立的“生命教育中心”(1ifeeducationeenter,LEC)。

  20世纪末,我国台湾教育界也将死亡教育和生死教育引入、整合,称为生命教育。“生命教育”一词在我国大陆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主要是将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视为一种“生命教育”。叶澜教授最先开始关注“生命”及其与教育的内在关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倡要关注和重视生命教育,但是,严格意义上的生命

  教育的研究在我国只是刚刚起步。生命教育要想更好地开展,必须先要把握生命教育的内涵,但由于我国的生命教育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因而人们对“生命教育”这一概念的认识尚未达成一致,不同的研究者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生命教育的概念可以作如下界定:生命教育不仅包括珍惜自己与他人的生命,避免个体做出危害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同时也包括培养个体正面积极、乐观进取的生命价值观,并且能与他人、社会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尊重自己的生命,关爱他人的生命,活出人生的精彩。

  2.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对生命教育认识不够。从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应试教育仍占主导地位,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往往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成绩,学校、家庭、社会都比较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对于学业、就业、恋爱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不能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方式,面对挫折和困难容易怨天尤人,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甚至出现漠视自身生命,轻视他人生命的情况。大学生中存在的生命意识淡薄、漠视生命以及对生命缺乏应有的尊重等现象,与生命教育的缺失有很大关系。因此,生命教育应引起社会、学校、家庭高度的重视。

  (2)缺乏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和师资薄弱。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多数高校尚缺乏专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机构、教师,其他任课教师又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缺乏生命教育的意识和有关工作经验而被“逼上梁山”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这种做法对缓解大学生的生命困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由于这些教师生命教育知识不系统,此举不能有效的解决大学生长期存在的生命价值观缺失和扭曲的问题。

  (3)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缺乏沟通。生命教育是一项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任何一方力量的缺失都会影响生命教育的效果。

  3.加强生命教育的对策

  (1)加强对生命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首先,应转变思想认识。只有思想观念转变了,生命教育工作才能上升到一定高度。学校在提高学

  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尊重和关爱学生,强化学生生命意识。其次,教师、家庭、社会也应足够重视。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性的指导;家长应利用各种日常生活实践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学生在社会中对生命教育的知识进行整合。

  再次,推进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应从当代大学生身心特点出发,加强生命教育的研究力度。并对研究成果加以推广,使每一位教师都能了解生命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确保生命教育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专门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为主,在其他课程中渗透为辅。专门开设生命教育课程,能让每一位大学生都加入进来,而不是通过选修这种方式,因为选修毕竟有人数限制。

  (3)壮大师资队伍。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坚强后盾。纪洁芳教授说:“当前中国生命教育的首要问题是中高级师资的培训”,为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国家要给与制度上的扶持和保障,并投入一定的资金对相关教师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生命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和理论水平。

  (4)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生命教育网络。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仅仅靠学校的力量远远不够,应充分发挥家庭在生命教育中的作用。应在家庭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使学生从小懂得珍爱生命,形成健康的人格。家长不仅要做珍爱生命的表率,而且要有意识引导孩子了解、认识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进而学会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社会则能让学生把在学校和家庭中学到的有关生命教育的知识进行整合。因此社会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

  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充分发挥三方面的合力作用,使生命教育更具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5)挖掘隐性资源,发挥其陶冶作用。所谓隐性资源主要“是指这样的一些教育实践和结果,它们在学校政策、课程计划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然而又是学校经验中常规有效的一部分”。高校除了设立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外,还应该挖掘相应的隐性资源,其中校园文化就是最好的隐性教育资源。高校应该遵循大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把生命

  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用内涵丰富的古诗句和富有指导性的文明警句等来创设学校生命教育的环境。使生命教育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引导学生读有关生命教育的优秀图书,使他们亲近那些永不屈服的灵魂,感受到生命的无限魅力,学会坚强,学会发现生活的真谛,从而保持旺盛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6)开展生命教育实践活动。生命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体验活动,故生命教育离不开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应开展多种形式的生命教育,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从而实现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教育目的。

  总之,大学的教育是对人的教育,是对有鲜活生命力的人的教育,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萌生对生命的渴望,感受生命的美好,进而去创造和体验有价值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徐

  颖,刘宪亮,孙

  勇,焦玉伟,孙丽丽.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对策探析.卫生软科学,2011.7[2]韩文根,马慧媛

  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教育探索,2013.3大学生生命教育初探论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访问: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3000字 生命 大学生 论文

热门文章

我奇思妙想作文400字四年级【精选推荐】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2022我的奇思妙想作文400字四年级【3篇】》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对网友有用。(composition)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2我的作文400字四【3篇】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希望给大

2022年百年奋斗谋复兴勇毅前行兴伟业学习心得体会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百年奋斗谋复兴勇毅前行兴伟业学习心得体会2022》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很有用处,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回望过往奋斗路,眺望前方奋进路。作为新青年的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奋斗谋复兴勇毅前行兴

2022年度医院新冠肺炎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三篇

《2022医院新冠肺炎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精选三篇》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预案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2医院新冠肺炎应急预案及流程精选三篇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希望给大家

2022趣味运动会活动方案策划合集(全文)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2022趣味运动会活动方案策划精选》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http: www fwwang cn]。无论的大小,首先要把方案写出来,为严密的论证和决策提供依据。而根据需求对小学年级进行举办,为了确保小学活动的有序有

员工个人工作总结反思范本大全(完整)

《员工个人工作总结反思范文大全【精选】》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光阴如梭,的转瞬又将成为历史,20_年上半即将过去,20_年下半年即将来临。新的开始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员工个人工作总结反思范文大全,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员工个人

那一刻我长大了作文400字五年级(精选文档)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那一刻我长大了作文400字五年级【五篇】》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成长的每一个过程如同星空中一颗闪亮的星星,有时让人产生无限遐想,有时让人领悟许多感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那我了400字五年级【五篇】,一起来看看吧!那

2024年关于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范本材料

一是着力加强党的*治建设。坚持把党的*治建设摆在首位,做好“三个表率”,深化模范机*建设,让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成为党员干部鲜明*治品格和机**治生态重要底色。二是严明党的*治纪

五四青年节感悟体会范本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2022五四青年节感悟体会范文》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希望对网友有用。用五月的花海迎接青年节,这个昭示着青年人朝气蓬勃的节日里,你知道要怎么写青年节感悟体会吗?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2022五四青年节感悟体会范文五篇,衷心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2022五四青年节感悟体会1当

2022年度员工劳动合同正式模板【完整版】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2022员工劳动合同正式模板【通用】》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这里给大家转摘到。依法成立的,受法律保护,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今天的小编给大家分享了2022员工正式模板,如果想看更多的请点击劳动合同查看。2022员工

2022年度享受读书快乐作文800字议论文优秀(完整)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享受读书的快乐作文800字议论文优秀》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书,是无声的老师;书,是我们最真诚的玩伴;书,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书,让我们从无知的幼童,变成了如今的莘莘学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的800字议论文优秀

2022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主题班会作文合集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2022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主题班会作文》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做的义务宣传员,向家人、朋友宣传爱惜粮食,人人有责。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2坚决制止餐饮行为主题班会作文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坚决制止餐饮

2022年清明节祭奠英烈活动总结三篇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2022清明节祭奠英烈活动总结精选三篇》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总结的意义,就是情感的赋予,意义的事物在情感里的关系程度,就是意义的本身。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2祭奠英烈活动总结精选三篇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