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简表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建筑史在高校公选课中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建筑史作为一门课程,具有多重学科交叉的特点。在高校公选课中,开设建筑史课程涉及到历史考古、科学技术、建筑风格审美等众多知识领域,有助于培养专业面广、具备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本文从知识性、实用性以及趣味性出发,提出建筑史教学需要加入建筑保护史的教学内容,对如何提高建筑史的教学效果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公选课;学科交叉;古为今用;建筑保护

一、引言

全校性公共选修课(以下简称公选课)提供大学生除专业课程之外的其他文化知识,是为社会培养多学科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由于它涉及到的知识面可包含建筑学、历史考古、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等,因此非常适合作为公选课课程,可以为不同的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多方面的帮助,甚至对非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也是拓展其文化知识的有效途径。笔者作为一名建筑学专业教师,在教授建筑学专业课之余,对建筑史类课程在公选课的教学领域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二、学科交叉的特性

本课程作为全校性的公选课,面向全校任何专业的学生开设,只要是对其感兴趣的学生均可以选修建筑史这门课。本课程的核心是以不同时期建筑风格的演变作为主要脉络,配合其他交叉学科的知识进行讲解。给非专业学生讲建筑风格时,需要大量背景知识的铺垫,比如,在讲授每个文明或朝代的开端时,都会对历史朝代的更替、地域文化的特点、地形地貌环境这些因素做一个整体的介绍。理清历史发展脉络,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建筑风格发展顺序,把风格和朝代对号入座;地域文化特点,说明建筑与当地人民生活习惯的相互影响;地理知识,比如当地的气候、地貌、周边环境等,影响着建造所用的材料和技术,也是建筑风格和建筑形态的重要来源。

三、教学方式和内容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都是按照发展年代的先后顺序来讲授。笔者有过国外的学习经历,深切体会到国外的建筑史课堂教学所表现出的丰富性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教师往往采用多种方法实现知识点的灌输,并且有些知识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

1.授课知识内涵化

目前,建筑史课程的内涵式教育还有待提升。所谓内涵式教育,即我们在教授这门课时,要对所选的案例做深入的内涵解析,让学生明白这个案例的优点和缺点,什么是好建筑,好建筑的评判标准是什么,这需要对案例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相关技术水平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如讲中国古建筑时,必不可少的是对中国传统的风水学、阴阳论、周易等知识的掌握和解读。因此,与之相匹配的是建筑史教师认知水平的提升。

2.去除唯教科书论

选修课其实不必采用固定教科书。在信息时代,学生可以通过很多渠道获取建筑史的知识,应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他们自主思考和自主发现。在课堂上,教师也不一定要单一地讲授,而是要应用多种媒介手段。可以开展建筑案例的讨论会,甚至辩论会;有条件的进行案例调研,身临实地考察、感受古建筑;观看带有历史建筑题材的影视作品,或者是文学、美学、哲学等方面作品,撰写相关论文。总之,是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让建筑和文化知识融通。

3.古为今用

建筑史最重要的教学目的之一在于让学生意识到“古为今用”这个道理。非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在理解建筑史的程度上可能只是停留在艺术风格层面,就连某些建筑学的学生在学完建筑史后也会感觉这些古代的东西在当今没有用了,过时了。因此,在教学工程案例的选择中,加入一些当今建成且具有文化内涵的建筑,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这门学科的意义。比如:王澍设计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建筑是当今的优秀设计案例,介绍其设计手法,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中国传统书院建筑的神韵。国外的当代建筑案例就更多了,像卢浮宫前的“金字塔”,有着历史、尘封、坚固、永恒之意;密斯凡德罗的巴塞罗那德国馆,是一种对于古希腊帕提农神庙的空间分解;后现代主义之父文丘里,最是喜欢巴洛克,在他的建筑设计中,也充满着对古代建筑的隐喻,如母亲之家。

4.古建筑保护

在当今的时代潮流之下,古建筑面临着现代化带来的巨大的冲击和破坏,建筑史教育对古建筑的保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现在是一个反思的时代,我们应在建筑史教育中加入建筑保护史,讲授在各个时期社会对历史建筑的不同对待方法,并且还应该介绍各种处理历史建筑的方式,结合身边的现实案例进行讲解,以此反思当今人们对古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是否恰当。而这一点内容是传统建筑史教学所缺乏的。

四、结语

建筑史是一门可以集众多文化知识背景的课程,西方国家很多高校将其作为公共选修课,让任何学生都可以参与学习。因为建筑是人类文明承载和传播的重要媒介,对古建筑的认识和保护以及继承,不仅仅是建筑师的职责,更是整个社会的职责。大学生应该具有尊重人类文明成果,并渴望了解它们的意愿。高校应该给教师提供更加宽松的环境,给学生提供更加多元的选择,使建筑史这门课程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刘先觉.外国建筑史教学之道——跨文化教学与研究的思考[J].南方建筑,2008(1):28-29.

[2]胡颖.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研讨中国建筑史教学方式[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校学报,2007(9).

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心得7篇通用【完整版】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心得7篇通用》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教育能让更新了观念,改善了思想,了解了当前的社会形式。你在安全教育中一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写一篇安全教育心得回顾一下吧。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心得”,下面小编收集了

小学生寒假安全教育家长心得3篇通用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小学生寒假安全教育家长心得3篇通用》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这里给大家转摘到。是生命之本,安全是头等财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自己安全。写一篇安全心得能让自己在安全教育过后的总结中得到许多的收获。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小寒假安全教育家长心得”

2022年70年周年校庆演讲稿最新范本(精选文档)

《70年周年校庆演讲稿最新范文》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演讲稿的最终目的是用于讲话,所以,它是有声语言,是书面化的口语。它一方面是把口头语言变为书面语言,即化声音为文字,起到规范文字、有助演讲的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70年演讲稿最新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70年

2022年度清明节感怀演讲稿【完整版】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2022清明节感怀演讲稿》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4月4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让怀着无比沉重和景仰的心情来缅怀革命,继承革命传统。你知道么,今天小编整理了清明节感怀演讲稿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清明节感怀演讲稿一

2022教学工作会议演讲稿(全文完整)

《教学工作会议演讲稿》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作会议演讲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教学工作会议演讲稿1各位:

五四青年节青春演讲稿

《五四青年节青春演讲稿2022》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青年们还要集中进行各种社会志愿和社会实践活动,还有许多地方在青年节期间举行****仪式。五四的核心内容为,进步,民主,科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五四青年节演讲稿2022范本,欢迎参阅。五四青年节青春演讲

2022最新青年担当演讲稿(全文完整)

《最新青年担当演讲稿》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这里给大家转摘到。沧海,无人愿甘沦平庸,无人愿在茫茫粟漠中归依。青年们,当在光华中,勇披战衣,秉承之责任心,书写高昂之战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青年担当演讲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最新青年担当演讲稿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好!

2022年度清明节主题学生作文500字合集

《2022清明节主题学生作文500字》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这里给大家转摘到。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是革命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一定不辜负烈士们的遗愿,让我们踏着烈士们的足迹奋勇向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2022主题学生作文500字,希望能对大家

2022年高三毕业典礼演讲稿(精选文档)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高三2022年毕业典礼演讲稿》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演讲是演讲者与听众、听众与听众的三角信息交流,演讲者不能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情绪为满足,他必须能控制住自己与听众、听众与听众情绪的应和与交流。

五四精神演讲稿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2022五四精神演讲稿》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很有用处,这里给大家转摘到。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五四演讲稿

学雷锋致英雄演讲稿怎么写(完整)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学雷锋致英雄演讲稿怎么写》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这里给大家转摘到。演讲稿特别注重结构清楚,层次简明。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在很多情况下需要用到演讲稿,如何写一份恰当的演讲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致英雄演讲稿怎么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学雷锋致英雄

语文新课程纲要教材解读培训心得3篇通用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语文新课程纲要教材解读培训心得3篇通用》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语文要让了解文章的含义,吸取其中的精华,感悟文章的写法。你知道语文心得的写法?不妨来学习一下如何写语文培训心得。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语文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