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简表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科技人物电视报道的特色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科技人物是科技活动的主体,也是沟通整个科技界以及公众的主体。本文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科技人生》栏目为研究样本,从选题、叙事结构、叙事语言等方面,对《科技人生》科技人物报道特色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科技 人物报道 特色

科技人物报道,是指“以科学技术专家和科技工作者为主要内容的报道”。[1]这里的科技人物是专指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和一切科技工作者,以及在推广应用工作中的典型人物。科技人物报道除了对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及其自身的地位、价值的报道,更是对科技工作者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上的探索,并从中吸取经验传播给受众。

《科技人生》从2007年5月19日开播至今,已播出了200多期。该栏目以科学家故事为主线,打破了人物纪录片的常规模式,多种表现手段穿插结合。常规节目中没有主持人的存在,而是用解说词辅助受众理解。节目讲述环境不在演播室,而是在与节目内容紧密相关的特定环境,讲述内容除了故事叙述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故事共同去探讨科学家的性格、思想和精神。

一、《科技人生》人物媒介形象

“形象”一词在文学理论中指语言形象,即“以语言为手段而形成的艺术形象,亦称文学形象,它是文学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形态,也是作家的美学观念在文学作品中的创造性体现”。[2]人物的实际形象与人物在大众眼里的形象是否统一,取决于栏目对人物的形象塑造是否准确、到位。

1.人物所属专业、行业领域

笔者选取2010年全年的节目作为统计样本,总计被研究节目共49期,共涉及72名科技人物。由于每期节目中人物数量不一,为了便于统计研究,每期节目以一个人物为研究对象。他们所属专业分布为:

注:由于物理专业较为广泛,与其他专业相互交叉,不便于统计研究,故在表中省去。

表1数据显示,《科技人生》在选择报道人物时,生物化学专业最多,占38.79%,如2010年第8期《寸草知我心》中的虫草专家张雪峰,第11期《留住生命的瞬间》动物标本制作专家唐兆子,第20期《新捕蛇者说》陈远辉等。选择生物学方向的科技工作者,也是表明了该栏目对新鲜性趣味性的一种追求,想要抓住受众猎奇的心理从而进入科学的世界。

从表1中也可以看出,数学专业的报道人物为0,这一结果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因为目前国内知名数学家不多,研究成果较少,没有足够的典型性。

【表2 2010年《科技人生》报道人物行业分布】

从表2中可以看出,从事科技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占了一半以上,其他科技工作者主要分布在医疗卫生、科技管理、教育等行业领域,如2010年第7期《暗藏玄机》中舞美道具设计师王建民、第17期《为了生命的呼唤》中矿山救护队队长陈永生等。

2.人物性格品质

《科技人生》对科技工作者人格特征可以归纳为爱国、好学、工作能力、工作态度、意志品质等几类。他们通常是在爱国维度下的热爱祖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民族使命感的人;在好学维度下求知欲强、艰苦奋斗、勤奋务实的人;工作能力维度下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工作态度维度下的热爱事业、一丝不苟的人;意志品质维度下的顽强、坚持不懈、具有探索精神、坚定信念的人。

3.男性、女性科技工作者所占比例

在对《科技人生》2010年的取样分析中,共报道了72人,表3为男女所占比重:

【表3 2010年《科技人生》报道人物男女比例】

数据显示,其中男性科技工作者65人,占90.28%;女性科技工作者只有7人,占9.72%。女性科技工作者主要从事于医学研究、生物化学两大专业领域,而男性科技工作者遍布所有专业领域。

《科技人生》报道男性科技工作者时,更多展现他们冷静、睿智的一面。例如,在《神探画心》中,黑龙江省公安厅刑侦总队闫子忠在扑朔迷离的案件中冷静分析案情,并作出快速处理,使得犯罪分子在短时间内被逮捕。

在报道女性科技工作者时,着重突显她们“美”的一面。例如:在《女枪王之王》中,女上校黄雪鹰在生活中是爱美的,镜头特写了她在化妆的细节和她在家里摆放的小物件;《“牛人”牛事儿》中,“牛博士”董雅娟在面对牛时情不自禁的翩翩起舞……

二、《科技人生》人物报道的特色分析

1.报道选题体现时代精神

紧跟时代脉搏,追踪新闻热点,是新闻报道的选题标准。《科技人生》栏目主要体现在以热点事件为由头,从而对与之相关的科技工作者进行报道。不过大部分是跟随整个时代节奏走的,报道的人物都能够体现整个时代精神。

随着上海世博会火热进行,2010年第21期播出了《梦想照进现实》,讲述了上海世博会的“魔方”——上海企业联合馆背后的故事。这是一个具有智能技术、梦幻意境和互动体验的生态环保建筑。展示内容中不但有对当今的气候、环保等问题的集中展示,还有来自上海和全世界普通民众的创作。它将科学、工程、人文、艺术和人类情感等多方面集成制作,魔幻现实地展现了上海的未来。而在这梦想的背后付出的是多名工程师的智慧头脑及辛勤汗水,通过对这一建筑的呈现而展示了工程师们的优秀品质及科学精神。

2.叙事结构

任何一个栏目都有一个习惯性结构模式走向,使其自身的特质能够立即被识别出来。在《科技人生》中,主要使用电视人物通讯体裁。

(1)人物传记式

人物传记式主要是指“报道采用传记的形式,以一个最能代表报道对象特质的事件为主线,并对其生活、工作甚至成长历程进行全面报道,从而突出人物的精神特征”。[3]而在这种模式下,叙事方式都是基本统一的:“出现难题—主人公现身,迎战难题—追溯主人公的成长历程—曲折解决难题的过程—展现高尚的精神风貌”。

以2010年第11期《神探画心》为例。首先,节目对人民银行被抢、工作人员击毙的复杂案件进行简述,并突出案件的复杂困难性。接着公安厅刑侦总队闫子忠接手调查此案,并展现他对此案件的看法及攻破过程,突出他“从不放弃”的性格特征。接着,穿插了闫子忠从前攻破的“黄牛”案件回顾。最后,回到最初的案件上来,并对案件进行成功攻破,表现闫子忠的精明才智、丰富经验及优秀性格品质。

(2)事件跟随式

《科技人生》常常将人物融合于事件之中,通过对故事的展现来突出人的性格品质。而在此类结构中,一般只讲述一个故事,通常结构是:事件开始—事件高潮—事件结束。

例如,2010年第2期《寻找阿西莫夫》中,从头到尾的叙述都是围绕着一群年轻人对科幻作家阿西莫夫的“寻找”来进行的,从中表现年轻人热情、好学、乐于探索的品质。而整期节目更是对机器人知识的一个科普过程,将已逝的阿西莫夫重新展现在观众眼前。

(3)人物访谈式

将科技人物搬到演播室与主持人面对面谈话,是《科技人生》节目的少有形式。在访谈中,设立几个关键点,并根据几个关键点而展开谈话,从而体现主人公在事件中的丰满形象。

2009年第46期节目《三次难忘的会面》,讲述了科学家杨振宁三次会面的故事,分别是:与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的会面;与母亲的重逢;与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见面。而通过对这三个故事的讲述,表现了杨振宁与友人的情感,与母亲的情感,与伟大领袖的情感。其实,在节目中重要的不是突出3次见面本身,而是将杨振宁的一生丰满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他的一生是富有情感的一生,也是极具时代特色的一生。

3.叙事语言视觉化

由于节目没有主持人,语言需要配合画面来进行。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图像配合语言的叙述更能够让观众印象深刻。与其他科教节目相比,“教化”意识淡化了,更多的是展现故事和情节,将故事的讲述更多地交给了故事主人公,让具体的案例唱主角。

相比书面化的语言,口头话的叙事语言能够更亲近电视机前的观众。《科技人生》栏目以“朋友”的口吻协助主人公叙述故事、补充故事,随着情节的推动,语言不断变换口气,时而紧张悬疑,时而平直缓慢。而主人公的语言朴实、口语化,就如同真人出现在观众面前讲述一般,大大增加了节目的亲和力。

4.叙事主线

(1)讲述人的曲折故事

这个特色主要突出三点,一是“讲述”,二是“曲折”,三是“故事”。

优秀的人物报道应该是“少叙述、多讲述、重记录”[4]的,叙述是平淡无味的,说教意味极为强烈,而受众普遍极其反感说教性强的节目。而“讲述”,无疑是将栏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拉近。

在节目中,体现的“曲折”更多偏向人物与环境的冲突和人物内心冲突。比如,在《女枪王之王》这期节目中,主要是体现人物与环境的冲突。节目是以这样的讲述开始的:“她既不造枪也不是射手,却被称为枪王,她左眼0.1,右眼1.0,却能看清每一颗子弹的方向,她一只耳朵失聪,却能从枪支的微小差别中听出异常,20年与枪为伴,58种型号,300万发子弹,她是枪王中锻造的女枪王……”从零下四十几度的房间到零上五十度的恶劣环境里试枪,在特制的扬尘房间里试枪,一只眼睛近乎失明,一只耳朵失聪等等都是对黄雪鹰的一种考验。

最后,是“故事”。在《科技人生》中,“故事”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有故事,才有观众。”郭沫若早就说过,“中国人是吃故事的。”在故事里,通过细节描写,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深化作品的主题。

(2)展现科技人物丰富的生活层面

相比起科技工作者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科技人生》栏目更倾向于讲述科技工作者的生活趣事,通过对他们生活中的细节刻画,突出有血有肉的丰满形象。在《蝙蝠女侠》这期节目中,石红艳的形象十分真实生动。她不在乎钻洞上梁使得衣服秽迹斑斑,而在乎是否能发现新品种蝙蝠。只要手里拿着蝙蝠,她眼里就会透露出孩子般的眼神,就像孩子拿到心爱的玩具。

(3)彰显科技人物的科学精神

报道科技人物,需要多发掘人物的精神世界。这是揭示人物奋力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力量源泉所必需的。《解密天坑地陷》这期节目,不仅是对地陷现象的知识学习,更是对雷明堂本人孜孜不倦探索、实证、实践精神的学习。通过对地面的不断检测与研究,雷明堂一直在找寻能够更好避免人员伤亡的渠道,实实在在地为城市做服务工作。

三、对《科技人生》栏目的思考与建议

1.拓宽人物选择范围

在上述统计数据中,可以发现有很多职业是多次出现的,医生、生物学家等占的比重较多,人物选择范围比较窄。在现代生活中,人从事的工作涉及范围越来越广,科技领域范围的定义也越来越宽泛。栏目在选材的时候,建议选择一些与百姓生活相关的科技人物,找到其中的关联,让科技人物为生活科学做榜样,倡导观众能够更加科学地生活,更好地达到科学普及的目标。

2.重视人物的“个性”挖掘

在《科技人生》栏目中,事件本身往往成了节目的中心点,大部分的时间用来讲述一个事件的前因后果,从而忽略了对人物本身的塑造。例如,在《新捕蛇者说》这一期节目中,观众看完之后,兴趣点都集中在了蛇类知识上,而对主人公的印象极少。

《科技人生》的报道中心是人物,事件的存在是为了烘托出人物的特征、个性,最终的目的是塑造科技工作者的形象。在表现科技工作者的共性之上,还要挖掘出其独特的个性,从人物一些细微的动作、语言上挖掘出人物的个性。

3.选取典型事件,删减多余情节

在《科技人生》栏目中,部分节目的事件选择不够典型,事件自身并不能很好地凸显人物的“个性”。例如《守护光明》中,叙述的事件不具有 “独特性”,表现更多的是与陈晓隆医生同样的一个群体,并没有突出其个人特点。建议在选取事件时,尽量避免选择类似的事件,将多余的非典型事件删减,同时注重对报道人物的细节把握,还原人物本色,让典型深入人心。

4.增加女性科技人物报道数量

根据上述数据显示,有关女性科技人物的报道屈指可数,只占报道人数的9.72%,而女性科技人物所涉领域也相当有限,只限于医疗卫生行业和生物学行业。在少有的女性科技人物报道之中,也未曾深入关注女性科技工作者在事业与家庭里的双重角色。

女性作为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正活跃于社会各个层面,女性科技工作者的人数也在不断上升,增加对女性科技工作者的报道,讴歌时代女性,不仅是对科学家形象的延伸与重塑,也是对受众传统观念的修正引导。

5.科普节目适度娱乐化

在《科技人生》节目中,有时会刻意加重渲染悬疑气氛,使之过为夸张。例如《新捕蛇者说》中,过多描述蛇类的恐怖。这种过分娱乐化的做法与科普的目的相悖。当节目走向常规化以后,会受到其固有模式所制约,很难有新的突破。适度的娱乐化会使得栏目的收视率增加,吸引更多受众,但是,科普节目的娱乐化稍加不适,会将栏目引向失败的深渊,偏离“科普”的目的。建议在节目制作中正确看待娱乐化,从而能够使节目带动科学普及积极、健康地向前发展,避免《走进科学》的过度娱乐化现象发生。

注释:

[1]陈丹:《如何使科技人物报道活起来》[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2]周娅:《中国转型期大学教师形象变迁》[D].华中科技大学,2008

[3]向晶:《<中国妇女报>女性科技人物报道研究》[D].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0

[4]俞春江:《少叙述、多讲述、重记录——浅谈电视典型人物报道写法的创新》[J].《新闻实践》2007年第6期

(陈丽芳:华北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李新龙:湖北日报)

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心得7篇通用【完整版】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心得7篇通用》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教育能让更新了观念,改善了思想,了解了当前的社会形式。你在安全教育中一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写一篇安全教育心得回顾一下吧。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心得”,下面小编收集了

小学生寒假安全教育家长心得3篇通用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小学生寒假安全教育家长心得3篇通用》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这里给大家转摘到。是生命之本,安全是头等财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自己安全。写一篇安全心得能让自己在安全教育过后的总结中得到许多的收获。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小寒假安全教育家长心得”

2022年70年周年校庆演讲稿最新范本(精选文档)

《70年周年校庆演讲稿最新范文》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演讲稿的最终目的是用于讲话,所以,它是有声语言,是书面化的口语。它一方面是把口头语言变为书面语言,即化声音为文字,起到规范文字、有助演讲的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70年演讲稿最新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70年

2022年度清明节感怀演讲稿【完整版】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2022清明节感怀演讲稿》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4月4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让怀着无比沉重和景仰的心情来缅怀革命,继承革命传统。你知道么,今天小编整理了清明节感怀演讲稿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清明节感怀演讲稿一

2022教学工作会议演讲稿(全文完整)

《教学工作会议演讲稿》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作会议演讲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教学工作会议演讲稿1各位:

五四青年节青春演讲稿

《五四青年节青春演讲稿2022》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青年们还要集中进行各种社会志愿和社会实践活动,还有许多地方在青年节期间举行****仪式。五四的核心内容为,进步,民主,科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五四青年节演讲稿2022范本,欢迎参阅。五四青年节青春演讲

2022最新青年担当演讲稿(全文完整)

《最新青年担当演讲稿》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这里给大家转摘到。沧海,无人愿甘沦平庸,无人愿在茫茫粟漠中归依。青年们,当在光华中,勇披战衣,秉承之责任心,书写高昂之战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青年担当演讲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最新青年担当演讲稿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好!

2022年度清明节主题学生作文500字合集

《2022清明节主题学生作文500字》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这里给大家转摘到。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是革命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一定不辜负烈士们的遗愿,让我们踏着烈士们的足迹奋勇向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2022主题学生作文500字,希望能对大家

2022年高三毕业典礼演讲稿(精选文档)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高三2022年毕业典礼演讲稿》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演讲是演讲者与听众、听众与听众的三角信息交流,演讲者不能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情绪为满足,他必须能控制住自己与听众、听众与听众情绪的应和与交流。

五四精神演讲稿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2022五四精神演讲稿》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很有用处,这里给大家转摘到。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五四演讲稿

学雷锋致英雄演讲稿怎么写(完整)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学雷锋致英雄演讲稿怎么写》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这里给大家转摘到。演讲稿特别注重结构清楚,层次简明。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在很多情况下需要用到演讲稿,如何写一份恰当的演讲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致英雄演讲稿怎么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学雷锋致英雄

语文新课程纲要教材解读培训心得3篇通用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语文新课程纲要教材解读培训心得3篇通用》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语文要让了解文章的含义,吸取其中的精华,感悟文章的写法。你知道语文心得的写法?不妨来学习一下如何写语文培训心得。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语文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