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简表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化差异在翻译实践中补偿方法

|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翻译时语言或认知缺失,进而给翻译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翻译工作者总结了许多补偿方法。本文旨在讨论地域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这三种主要文化差异所需要的翻译补偿方法。

关键词 文化差异 直接翻译 转换文化意象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1 地域文化差异及其补偿办法

地域文化指的是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主要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种事物或现象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的表达。即处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人对同一事物或相似事物的不同认知,根据这种不同的认知至使其对应的符号(语言)所包含的意义,特点也大不相同。在这种差异下,就十分容易产生文化错位的现象。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雪莱的《西风颂》中的“west wind”由于地理的差异,英国的西风是暖风,它带来了春天,可在中国“西风”又被称作“秋风”,是冷风。因此,当看到题目里的“west wind”的时候,英国人应该感到十分温暖,舒心。可是直译过来后,中国人会觉得这是歌颂“寒风”的诗歌。就是由于这个差异,造成了我们对于诗歌基调把握的错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用直译的方法,或者直译加标注的方法。采用第一种方法主要可以完整的保留原文的修辞风格及句式特点;采用第二种方法可以让读者更好地,更完整地把握原文的情感。两种方法都各有好处,要根据原文选择更适当的方法。

2 风俗习惯文化差异及其补偿办法

风俗习惯指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中国有一句古话叫“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即每个国家的风俗都是不同的,如节日,称呼,礼仪等,这些都包含了每个地域独特的文化,正是这种独特,使得我们在翻译的时候找不到目标语言的对应项,这给翻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她从贫苦的姑家,又转到更贫苦的姨家。”(《王阿姨之死》萧红)She had lived for a while with some impoverished paternal relatives, and then had been bundled off to some maternal relatives who were, if anything, even worse off.( Translated by Howard Goldbalt),这里运用的是直接翻译增加隐含意义方法。在翻译时,译者可以根据所查的知识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增加对于不熟悉的风俗习惯的译文字数或对其稍加解释。汉语中“姑”和“姨”是分开的,英语表达都用‘aunt’一词。‘Paternal relative’和‘maternal relatives’的翻译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英文称谓和汉语称谓方式不同,汉语注重的是“排行称谓”,而英语注重“姓名称谓”。所以,在汉译英时,我们要注意称谓关系的翻译,这样既能尊重原文的表达,又能够使外国读者了解这种文化的差异性。对于常用的谚语,成语,习语,名言的翻译,我们既可以采取直接翻译增加隐含意义方法,更常见的是应用转化文化意象的方法。如“Homer sometimes nods” 译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当我们发现不能够翻译出原文的内容时,我们可以在目标语言中寻找类似意思或内容的表达方式来翻译,即使不能完全对等,但是意思却是可以被理解的。在英语中存在着许多和汉语谚语同样意思的句子,通常情况下,大部分译者都用的是转换文化意象的方法。当然,有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用直译的方式去翻译,因为这样可以不改变原文的意象,范围和感觉。

3 宗教信仰差异以及补偿方法

宗教信仰,是指信奉某种特定宗教的人们对所信仰的神圣对象(包括特定的教理教义等),由崇拜认同而产生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及全身心的皈依。这种思想信念和全身心的皈依表现和贯穿于特定的宗教仪式和宗教活动中,并用来指导和规范自己在世俗社会中的行为。它属于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引起很多认知理解上的缺省,这样就使得翻译有了困难。如‘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好人难求》 by Flannery O’Connor)里的一句话, ‘You"re one of my own children !’这句话如果直接翻译的话,十分简单,但在这里面却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不再具有言内之意了。因此需要用直接翻译加标注的方法,标注出和宗教有关联的解释,这样,读者才能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译者如何阐释译出语言传达的文化信息受他自己所处的母语文化环境的制约,换句话说,母语文化给予他的经验可能是他不能理解,或者使他可能曲解另一文化换来的信息。”虽然这种曲解造成了翻译的缺省,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上面提到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当然,这些办法需要被综合分析利用,有时可能只用其中一种,有时可能要用多种,因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心得7篇通用【完整版】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心得7篇通用》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教育能让更新了观念,改善了思想,了解了当前的社会形式。你在安全教育中一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写一篇安全教育心得回顾一下吧。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心得”,下面小编收集了

小学生寒假安全教育家长心得3篇通用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小学生寒假安全教育家长心得3篇通用》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这里给大家转摘到。是生命之本,安全是头等财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自己安全。写一篇安全心得能让自己在安全教育过后的总结中得到许多的收获。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小寒假安全教育家长心得”

2022年70年周年校庆演讲稿最新范本(精选文档)

《70年周年校庆演讲稿最新范文》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演讲稿的最终目的是用于讲话,所以,它是有声语言,是书面化的口语。它一方面是把口头语言变为书面语言,即化声音为文字,起到规范文字、有助演讲的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70年演讲稿最新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70年

2022年度清明节感怀演讲稿【完整版】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2022清明节感怀演讲稿》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4月4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让怀着无比沉重和景仰的心情来缅怀革命,继承革命传统。你知道么,今天小编整理了清明节感怀演讲稿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清明节感怀演讲稿一

2022教学工作会议演讲稿(全文完整)

《教学工作会议演讲稿》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作会议演讲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教学工作会议演讲稿1各位:

五四青年节青春演讲稿

《五四青年节青春演讲稿2022》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青年们还要集中进行各种社会志愿和社会实践活动,还有许多地方在青年节期间举行****仪式。五四的核心内容为,进步,民主,科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五四青年节演讲稿2022范本,欢迎参阅。五四青年节青春演讲

2022最新青年担当演讲稿(全文完整)

《最新青年担当演讲稿》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这里给大家转摘到。沧海,无人愿甘沦平庸,无人愿在茫茫粟漠中归依。青年们,当在光华中,勇披战衣,秉承之责任心,书写高昂之战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青年担当演讲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最新青年担当演讲稿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好!

2022年度清明节主题学生作文500字合集

《2022清明节主题学生作文500字》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这里给大家转摘到。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是革命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一定不辜负烈士们的遗愿,让我们踏着烈士们的足迹奋勇向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2022主题学生作文500字,希望能对大家

2022年高三毕业典礼演讲稿(精选文档)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高三2022年毕业典礼演讲稿》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演讲是演讲者与听众、听众与听众的三角信息交流,演讲者不能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情绪为满足,他必须能控制住自己与听众、听众与听众情绪的应和与交流。

五四精神演讲稿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2022五四精神演讲稿》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很有用处,这里给大家转摘到。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五四演讲稿

学雷锋致英雄演讲稿怎么写(完整)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学雷锋致英雄演讲稿怎么写》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这里给大家转摘到。演讲稿特别注重结构清楚,层次简明。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在很多情况下需要用到演讲稿,如何写一份恰当的演讲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致英雄演讲稿怎么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学雷锋致英雄

语文新课程纲要教材解读培训心得3篇通用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语文新课程纲要教材解读培训心得3篇通用》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语文要让了解文章的含义,吸取其中的精华,感悟文章的写法。你知道语文心得的写法?不妨来学习一下如何写语文培训心得。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语文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