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简表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与链球菌属感染肺炎的CT鉴别诊断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目的 探讨CT鉴别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与链球菌属感染肺炎(SP)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组成MP组,选取同时段合并链球菌属感染肺炎的25例患儿组成MP+SP组,对两组患儿均行CT检查,观察影像学表现出现。结果 MP组患儿胸部CT出现支气管充气相、气肿比例与MP+SP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MP组CT表现中磨玻璃影比例、网状影比例、支气管壁增厚比例、支气管血管舒增厚比例都多于MP+SP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支原体肺炎患儿CT表现以病变肺叶大片实变影、支气管管壁增厚为特征性表现,与链球菌属感染肺炎可从CT表现进行鉴别。

【关键词】CT;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7..01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肺部感染之一,肺炎支原体感染类型比较多,发生混合感染后,造成患儿病程更长,易出现肺部大片浸润、肺外多系统感染等并发症[1]。所以,做好肺炎支原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和链球菌混合感染的鉴别与诊断,可增强临床治疗的有效性,而CT检查对于早期明确诊断有一定作用。此次为探讨CT鉴别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与链球菌属感染肺炎(SP)的应用价值,为其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主要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组成MP组,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最大13岁,最小2岁,平均年龄(7.5±2.5)岁。选取同时段合并链球菌属感染肺炎的25例患儿组成MP+SP组,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最大12岁,最小2.37岁,平均年龄(8.5±2.5)岁。在患者住院期间接受抗感染治疗和胸部CT扫描检查。MP组与MP+SP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55例患者均行胸部CT扫描检查,采用德国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64排螺旋CT扫描仪,患者取仰卧位,特殊需照顾的患者在父母陪同下完成检查。以胸廓入口到肺底作为扫描范围,扫描时叮嘱患者暂时屏气,扫描参数:螺距1.20,层厚5 mm,扫描后薄层重建层厚1.25 mm,肺实质观察窗位/窗宽为~650/100~1500 HU,纵隔窗的窗位/窗宽为40/300~400 HU。由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阅片后统计全部肺部CT结果[2]。

1.4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胸部CT检查中气道和肺间质病变征象的出现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MP组患儿胸部CT出现支气管充气相、气肿比例与MP+SP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MP组CT表现中磨玻璃影比例、网状影比例、支气管壁增厚比例、支气管血管舒增厚比例都多于MP+SP组,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 论

小儿肺炎是发病率较高的儿童呼吸道疾病,最常见的是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其次是肺炎鏈球菌。链球菌是口咽、鼻咽的正常菌属,发生肺炎后,会导致链球菌下移,出现混合性下呼吸道感染。从肺炎支原体肺炎和肺炎链球菌发病机制上,肺炎支原体肺炎病变反应在小气道上,表现为肺叶充血和水肿[4]。在此次研究中可以观察到肺炎支原体肺炎也可能表现为肺内实变影像,出现高密度的不均匀的片状阴影;链球菌感染肺炎仅局限于肺泡腔内的炎症病灶,表现为单核淋巴细胞在局部组织聚集,容易出现磨玻璃影、网状影、支气管壁增厚等情况。所以,MP组CT表现中磨玻璃影比例、网状影比例、支气管壁增厚比例、支气管血管舒增厚比例高于MP+SP组,而支气管充气相、气肿比例无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支原体肺炎患儿CT表现以病变肺叶大片实变影、支气管管壁增厚为特征性表现,与链球菌属感染肺炎可从CT表现进行鉴别。

参考文献

[1]张 颖,尚 伟,宋喜明,翟志坚,迟宏璐,张 尧,杨荣荣,王 娟.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与肺炎支原体合并链球菌感染肺炎的胸部CT鉴别诊断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06):1391-1393+1397.

[2]郭美玲,王月训,郭 丽.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与链球菌属感染肺炎的CT鉴别诊断[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02):443-445.

[3]解立双.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细菌感染在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的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2):2652-2653.

[4]于立君,黄素芳,姚 笠.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的特点及鉴别诊断[J].中国急救医学,2006,(08):587-589+643.

本文编辑:李 豆

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心得7篇通用【完整版】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心得7篇通用》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教育能让更新了观念,改善了思想,了解了当前的社会形式。你在安全教育中一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写一篇安全教育心得回顾一下吧。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心得”,下面小编收集了

小学生寒假安全教育家长心得3篇通用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小学生寒假安全教育家长心得3篇通用》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这里给大家转摘到。是生命之本,安全是头等财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自己安全。写一篇安全心得能让自己在安全教育过后的总结中得到许多的收获。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小寒假安全教育家长心得”

2022年70年周年校庆演讲稿最新范本(精选文档)

《70年周年校庆演讲稿最新范文》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演讲稿的最终目的是用于讲话,所以,它是有声语言,是书面化的口语。它一方面是把口头语言变为书面语言,即化声音为文字,起到规范文字、有助演讲的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70年演讲稿最新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70年

2022年度清明节感怀演讲稿【完整版】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2022清明节感怀演讲稿》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4月4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让怀着无比沉重和景仰的心情来缅怀革命,继承革命传统。你知道么,今天小编整理了清明节感怀演讲稿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清明节感怀演讲稿一

2022教学工作会议演讲稿(全文完整)

《教学工作会议演讲稿》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作会议演讲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教学工作会议演讲稿1各位:

五四青年节青春演讲稿

《五四青年节青春演讲稿2022》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青年们还要集中进行各种社会志愿和社会实践活动,还有许多地方在青年节期间举行****仪式。五四的核心内容为,进步,民主,科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五四青年节演讲稿2022范本,欢迎参阅。五四青年节青春演讲

2022最新青年担当演讲稿(全文完整)

《最新青年担当演讲稿》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这里给大家转摘到。沧海,无人愿甘沦平庸,无人愿在茫茫粟漠中归依。青年们,当在光华中,勇披战衣,秉承之责任心,书写高昂之战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青年担当演讲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最新青年担当演讲稿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好!

2022年度清明节主题学生作文500字合集

《2022清明节主题学生作文500字》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这里给大家转摘到。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是革命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一定不辜负烈士们的遗愿,让我们踏着烈士们的足迹奋勇向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2022主题学生作文500字,希望能对大家

2022年高三毕业典礼演讲稿(精选文档)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高三2022年毕业典礼演讲稿》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演讲是演讲者与听众、听众与听众的三角信息交流,演讲者不能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情绪为满足,他必须能控制住自己与听众、听众与听众情绪的应和与交流。

五四精神演讲稿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2022五四精神演讲稿》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很有用处,这里给大家转摘到。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五四演讲稿

学雷锋致英雄演讲稿怎么写(完整)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学雷锋致英雄演讲稿怎么写》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这里给大家转摘到。演讲稿特别注重结构清楚,层次简明。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在很多情况下需要用到演讲稿,如何写一份恰当的演讲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致英雄演讲稿怎么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学雷锋致英雄

语文新课程纲要教材解读培训心得3篇通用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语文新课程纲要教材解读培训心得3篇通用》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语文要让了解文章的含义,吸取其中的精华,感悟文章的写法。你知道语文心得的写法?不妨来学习一下如何写语文培训心得。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语文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