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简表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浅谈罪刑均衡原则

| 来源:网友投稿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罪刑均衡原则是近代以来确定的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对于罪刑均衡原则的研究也是颇为热门。本文从这一原则的理论历史演进出发通过对中外法学家对于这一原则的理解进一步的提出了关于这一原则的重新构建即由罪刑均衡原则向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完善。

关键词:罪刑均衡;演进;重构

中图分类号:D9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5)11-0240-02

作者简介:吴焕,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在读法律硕士研究生。

一、罪刑均衡原则的理论发展

罪刑均衡原则是刑法学近代以来才确立的刑法的原则,但是关于罪刑均衡原则其历史却是源远流长。

罪刑均衡观点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同态复仇。在奴隶社会和原始社会同态复仇是极为盛行的刑罚方式,《汉莫拉比法典》“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这样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同态复仇的方式在那样的专制的社会虽然略显残酷,但是也体现了罪刑均衡的思想。

中国古代的法家也曾经提出了“罚必当暴”的较为朴素的罪刑均衡思想。在专制的古代这些思想并没有为统治者所用。也未能成为刑事司法的原则。

罪刑均衡原则真正成为刑法的原则是17,18世纪启蒙运动的结果,此后经过众多法学家的研究逐步趋于成熟。近代罪刑均衡的原则理论基础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报应主义,另一个是功利主义。

报应主义以黑格尔和康德为代表,他们认为对于犯罪的惩罚完全是对犯罪行为的合法转移,①简而言之就是将犯罪人的行为通过刑法的适用和合法的量刑再次这个行为强加于犯罪人身上,使得犯罪人从中得到内心的痛苦。报应主义强调惩罚本身的适用,侧重于事后的惩罚作用,对于刑法的预防功能未能很好的理解。

另一种功利主义以边沁为代表,他们认为刑法的确立就是让人在刑法未适用时产生畏惧从而起到预防的作用。功利主义强调事前的刑法的作用忽视了刑法适用时本身的惩罚作用,导致的后果可能是行为为实际发生就可能出现刑法的适用,另一方面行为发生后可能出现极端的轻刑。

这两种思想也奠定了近代罪刑均衡思想的基石,尽管存在很多的适用瑕疵和理论缺陷但是其意义还是不容忽视的。

二、罪刑均衡原则的内涵

罪刑均衡原则成熟于启蒙运动,考虑到当时的社会正是封建走向衰败资本主义萌芽兴起的时候;也是因为这样的社会背景这一原则也就体现了封建司法专制和资本主义司法思想的斗争的结果;罪刑均衡原则反对封建司法的擅刑和严苛的封建专制司法,提倡一种等价、相当、均衡的刑罚关系②。概括起来笔者认为其内涵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定罪和行为相均衡

一个人作出的行为应当和其最终的定罪相适应,一个人做了什么样的行为就应该定什么罪,一个人的行为有怎样的情节就应该有怎样的法定罪。甲在路边看见乙女拎着一个LV包,便心生歹意过去抢夺,女子力不从心被夺走,那么这时行为人甲只有抢包的行为所以只能定抢夺罪,如果行为人甲在抢夺过程中对女子使用暴力那么就多了个对人暴力情节,那么这时就应该定为抢劫罪;行为的实施和情节的考虑应当成为定罪的主要依据。也是行为和定罪均衡的原则体现。

(二)定罪和量刑相均衡

定罪是刑法对行为评价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量刑的基础;怎样的罪直接决定量刑的轻重。定罪和量刑的均衡包括了两层含义,首先罪的本质要和量刑的本质相适应,什么样的罪只能适用什么样的刑;我国刑法规定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要剥夺政治权利,危害国家安全罪是罪本质的体现而剥夺政治权利是量刑的一种的本质,这样就体现了罪质和刑质相适应。其次罪量和刑量也需要均衡,我国刑法大部分罪都规定了相对确定的刑度,这样给予司法人员在考虑罪量后正确的适用刑量。

(三)罪刑执行的均衡

刑罚的执行是司法的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刑罚适用的关键环节;刑罚的执行也要和量刑相适应做到,一个人犯了严重的罪行后,在量刑结束后执行时也要适用较为严苛的执行方式。

罪刑均衡的原则应当始终贯穿于司法的全部过程,司法是一个公正的法律适用过程,公正要求罪刑的均衡。

三、新中国刑法中罪刑均衡的发展

新中国的第一部较为完善的刑法是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其中并未明确规定这一原则,但是在一般理论研究中还是引入了这样的概念;当时的学者简单的认为罪刑均衡原则就是重罪重判,轻罪轻判,罚当其罪。这样简单的概括基于当时的法学水平也是可以理解的。但随着刑事司法实践的不断发展逐渐意识到重罪不一定重判,轻罪也可能严肃处理的情况,学者开始意识到这个原则的适用不是孤立的应该考虑到很多其他的因素,自首,立功等。所以有些学者提出了刑罚个别化问题,他们认为刑法个别化是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即再犯可能性。除了人身危险性外,对于能够实现刑事产生的其他身心因素也不能忽视。③这样的提法在我国的刑法学界也颇占地位,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刑事司法。

在吸收我国刑法学界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1997年《刑法》第五条作出了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这条规定基本确立了罪刑均衡原则在我国刑法中的地位。

四、1997年《刑法》第五条的适用

对于1997年《刑法》的适用学者也产生了很多争议,主要的争议点在于刑罚的轻重是否只考虑犯罪行为的轻重。肯定说认为既然法律这么规定那么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只能也只需要考虑犯罪行为的轻重就能定罪量刑,这样一方面可以保持刑法的威严,另一方面可预测性得到强化。否定说认为需要考虑其他相关因素,比如犯罪人的家庭背景,文化水平,社会地位等,这样符合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法律政策。对于双方的观点我较为赞同后者,认为在罪刑均衡时需要考虑相关因素。

另外对于《刑法》第五条的规定笔者认为可以引入大陆法系学者提出的责任主义原则,所谓责任主义原则狭义上指行为人的行为只有以责任能力与故意过失为条件,才能非难行为人④从这个狭义的定义可以退出一个结论,一个人的行为不能直接适用刑法进行定罪量刑,一定是将行为加上责任形态从而以责任为基础定罪量刑。这样就能使得责任形态成为对行为的具体评价,也是责任形态成为量刑的限制性条件,这样也能更好的落实罪刑法定主义,也能使得刑法的谦抑性得到充分体现。

综合我国刑法的立法初衷和现实以及责任主义的引入笔者认为罪刑均衡原则应当构建一种更为完善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一)动态的进行罪刑均衡评价

现在很多学者已经将罪刑均衡原则称之为“罪责刑均衡原则”我觉得这样的提法更为科学严谨。

首先我国刑法的第五条就是提出了刑罚的轻重要和承担的责任相适应,那么就应该将责任的评价和认定介入到这个原则当中来。这样的评价过程更加的具体也是一种动态评价。甲犯了抢劫罪应当被判处无期徒刑,但其有了自首情节那么怎么最终适用刑罚。首先通过犯罪的构成要件(或者阶层分析法)得出其犯有抢劫罪(依法定罪),然后考虑其应不应该承担责任,排除一些责任的阻却因素,确定应当承担的责任,在考虑行为人承担责任的大小时也应该根据责任主义原则考虑主观以及其他相关因素得出适当的责任承担度,最终结合其违法性(犯罪行为),有责性,得出应当对其适用刑罚。这样就能很好的构建出一个动态的评价体系也能使得这个原则在整个刑法中契合度高,如图1所示。

二)宽严相济的罪刑评价

我国向来是遵从宽严相济的刑事法律政策,这样使得刑法的功能由刑罚适用本身延伸到了适用的前后更加全方位的体现了刑法的作用。

在刑罚适用时考虑相关的因素,从而在有责性认定的环节上给予犯罪行为人更多的机会;比如犯罪行为人有了立功表现之后其立功表现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其责任的承担,使得犯罪人能够更好的回归社会改过自新。反之对于一些冥顽不化的犯罪分子考虑其、主观恶性在考虑其有责性时对其进行重责认定,适用重刑。

总之罪刑均衡原则应该是一种动态的评价过程,应该在其适用过程中加入责任性的认定,使得责任性成为沟通犯罪和量刑的桥梁,使得量刑的过程更加的人性更加人道,也给与犯罪分子更多自新的机会。

[注释]

①陈兴良刑法适用总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②李春雷,张鸿巍外国刑法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③陈兴良刑法适用总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④马克昌外国刑法学总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心得7篇通用【完整版】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心得7篇通用》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教育能让更新了观念,改善了思想,了解了当前的社会形式。你在安全教育中一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写一篇安全教育心得回顾一下吧。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心得”,下面小编收集了

小学生寒假安全教育家长心得3篇通用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小学生寒假安全教育家长心得3篇通用》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这里给大家转摘到。是生命之本,安全是头等财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自己安全。写一篇安全心得能让自己在安全教育过后的总结中得到许多的收获。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小寒假安全教育家长心得”

2022年70年周年校庆演讲稿最新范本(精选文档)

《70年周年校庆演讲稿最新范文》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演讲稿的最终目的是用于讲话,所以,它是有声语言,是书面化的口语。它一方面是把口头语言变为书面语言,即化声音为文字,起到规范文字、有助演讲的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70年演讲稿最新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70年

2022年度清明节感怀演讲稿【完整版】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2022清明节感怀演讲稿》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4月4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让怀着无比沉重和景仰的心情来缅怀革命,继承革命传统。你知道么,今天小编整理了清明节感怀演讲稿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清明节感怀演讲稿一

2022教学工作会议演讲稿(全文完整)

《教学工作会议演讲稿》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作会议演讲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教学工作会议演讲稿1各位:

五四青年节青春演讲稿

《五四青年节青春演讲稿2022》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青年们还要集中进行各种社会志愿和社会实践活动,还有许多地方在青年节期间举行****仪式。五四的核心内容为,进步,民主,科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五四青年节演讲稿2022范本,欢迎参阅。五四青年节青春演讲

2022最新青年担当演讲稿(全文完整)

《最新青年担当演讲稿》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这里给大家转摘到。沧海,无人愿甘沦平庸,无人愿在茫茫粟漠中归依。青年们,当在光华中,勇披战衣,秉承之责任心,书写高昂之战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青年担当演讲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最新青年担当演讲稿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好!

2022年度清明节主题学生作文500字合集

《2022清明节主题学生作文500字》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这里给大家转摘到。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是革命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一定不辜负烈士们的遗愿,让我们踏着烈士们的足迹奋勇向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2022主题学生作文500字,希望能对大家

2022年高三毕业典礼演讲稿(精选文档)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高三2022年毕业典礼演讲稿》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演讲是演讲者与听众、听众与听众的三角信息交流,演讲者不能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情绪为满足,他必须能控制住自己与听众、听众与听众情绪的应和与交流。

五四精神演讲稿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2022五四精神演讲稿》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很有用处,这里给大家转摘到。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五四演讲稿

学雷锋致英雄演讲稿怎么写(完整)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学雷锋致英雄演讲稿怎么写》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这里给大家转摘到。演讲稿特别注重结构清楚,层次简明。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在很多情况下需要用到演讲稿,如何写一份恰当的演讲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致英雄演讲稿怎么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学雷锋致英雄

语文新课程纲要教材解读培训心得3篇通用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语文新课程纲要教材解读培训心得3篇通用》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语文要让了解文章的含义,吸取其中的精华,感悟文章的写法。你知道语文心得的写法?不妨来学习一下如何写语文培训心得。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语文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