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简表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感悟的不只是“瞬间”

| 来源:网友投稿

法国艺术家罗丹说:“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是美的”。作品的性格亦风格,风格即人。前不久国君兄创作出版的摄影作品集《感悟瞬间》,无疑是一本集思想性、艺术性、创造性于一身的富有创意和独特风格的大作,这是我和许多影友不谋而合的共识。

国君兄这本汇集170幅照片、厚达200页的大型摄影画册,以“感悟瞬间”为主线,从摄影艺术、技巧,到摄影创作理念等不同角度、层面分类设立了20个栏目,又费时3个多月,精雕细刻地撰写了20条14000多字的“感悟”,作为每个栏目的开篇导语,它既是一篇文字优美、短小精悍的散文,又是一篇记录摄影创作实践的心得体悟;同时,巧妙地穿插于画册中的10几篇精短图说,既有对摄影画面语言背后故事、趣闻、传说等的解读与诠释,又有“借机抒情”的吟唱与感叹,这种立意新颖的构思、设计、排版是别具匠心、别出心裁的,使整部作品体现了“精心构思,力求其新;探索内涵、力求其深”的艺术风格,收到了图文并茂、人文合一、天文合一、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可谓别具一格、别有气象。

据国君兄讲,这本摄影作品集,从策划到出版,历时7年,操作5年,而书名题目竟琢磨了很长时间,可谓“三年怀胎,一朝分娩”。摄影是瞬间的艺术,拍摄的是瞬间,感悟的是瞬间,而留住的是永恒。《感悟瞬间》既概括了作品的主题思想,又揭示了作品的内涵。接到赠书后,照片我是一幅幅地品读欣赏,配文我是一字字地品味咀嚼。拜读之后,感到作者感悟的摄影“瞬间”,不仅有对如何准确“用光”、确立“标题”、“抓拍”“人物”、选择“意境”、注意“氛围”等创作技巧问题的认真探索,还有对“瞬间”之外东西的理性思考,真的受益匪浅,这是读一般的摄影作品集所得不到的。所以,我和不少摄友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国君感悟的不只是“瞬间”,还有不少“弦外之音”等待我们用心倾听、回味和琢磨、思索。

窃以为国君感悟的还有“瞬间”背后故事给读者的启迪和警示。

国君兄作品的一个明显特点是主题深刻,内涵丰富,几乎每幅作品的背后都有一个不同寻常又耐人寻味的故事。他在广西南宁高兴地拍下百年《风雨桥》后,却因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拍摄侗族山水间200多座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风雨桥而留下《遗憾》,但他寄希望于年轻的摄影爱好者能“趁青春年少,多走多拍,少些遗憾,多些作品。”并语重心长地告诫说:“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读罢,感到国君“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的境界,颇有长者风范。

他在台湾,从台中去浦里镇的路上,见到了大地震的劫后景象,抓拍了一幅楼房坍塌的照片,跳出画面的直观性,赋予其寓意,取名《借位》。通过这张照片他启示人们去思考:“地震造成高层楼房的坍塌错位,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如果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在工作岗位上,在家庭里,摆错位置,那种借位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呢?”显而易见,照片背后的警示作用,大大超过了照片本身的艺术价值,这种文化摄影的功能和作用,是“大众”摄影所无法比拟的。

感悟的还有摄影人应担当的社会责任。

画为心声,文如其人。国君兄是一位长期奋战在新闻、出版、宣传战线且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又是个“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以天下为己任,具有强烈责任意识、忧患意识的有识之士,所以他这种品格自然流露于其摄影作品之中。

他在抓拍两个儿童在黄河的沙丘上玩耍照片时,俯看在黄沙紧逼下无声远去的黄河,仿佛听到了黄河在啜泣,在诉说,进而发出了“黄河在被黄沙包围,黄河的明天在哪里?”的感叹。我认为,《沙海童年》是作者从心底里发出的“保护母亲河,保护生态环境”的呐喊,体现了强烈的忧患意识。

他在拍摄《卢森堡大峡谷》时,看到了大自然、大峡谷、古堡和阿道夫老桥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他羡慕卢森堡人对自然的顺应,对历史的珍爱,同时联想到,如果是我们,也许要拆掉古堡遗址,用现代化的手段,再“复原”一个完整的“古堡”。面对时下国内有人要大面积地伐木、毁田来“复原”圆明园,到处建仿古建筑,大搞人造景观工程等愚蠢行为,他严肃而气愤地指出:“历史是不能‘复原’的,古代建筑也是不能‘复原’的。现在‘复原’的‘古建筑’,其实都是照葫芦画瓢的假古董,当它们在人们眼前炫耀历史的时候,恰恰证明它们在破坏历史,也在破坏人们的真实历史记忆”。这种从独特的文化视角出发,以摄影创作为笔,主动参与社会文化批评的精神,是那种单纯以摄影为乐趣,而缺少社会责任感的人根本无法做到的。

他在美国联合国总部前小广场上拍了《破损的地球》模型时,联想到地球上“一座座青山被铲平,一片片大森林被掏空,一条条河流被污染”,又联想到“这使人触目惊心的灾祸,在摄影人的镜头里难见踪影”,所以,他提醒“摄影人要用一只眼睛继续观赏大自然的美,用另一只眼睛关注野蛮夺取自然的丑”。正因为他把“不让地球再破损,化剑为犁”这个全球性问题提到“这是国际社会的紧迫课题”,“这是摄影创作的重要课题,也是摄影人的社会责任”的高度来认识,所以便产生了痛心疾首的《呼唤》。我也去过卢森堡和美国,同样拍过卢森堡大峡谷和联合国总部门前破损的地球模型,但我却没有国君兄联想得那么远,感悟得那么深,他通过摄影创作体现出的那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时代责任感,我自愧弗如。

感悟的还有对摄影创作特点和规律的探索。

国君兄从事摄影20多年,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不辞辛苦,用心捕捉一个个美好、有趣或令他感动的瞬间,拍摄了上万张作品,在精心创作的同时,积极探索摄影艺术创作的规律和特点,并将这种探索融汇于瞬间世界的审美情趣之中。在他的20条感悟中,《创意》、《特点》、《求变》等栏目作品和配文集中地体现了创新意识和探索求变精神。

他通过拍摄挪威首都奥斯陆维格兰雕塑大图里的以生命为主题的裸体群雕,受到启迪,精僻地概括说:“维格兰的艺术创作实践告诉我们,要获得成功,首先要有创意。没有创意,便没有艺术;没有创意,便没有成功;没有独特的不拘一格的创意,便没有真正的艺术的创新。创意源于思想,来源于主题的确定”。在拍摄上海新建的闻名世界的浦东机场《通天大厅》后,感悟到美要靠发现,“美要靠发微探幽,美更要靠感悟省察”,联想到《大眼睛》、《英国首相丘吉尔》等经典之作,进而感悟到摄影《特点》的作用和意义。他说:“有特点,就是成功的作品;无特点,就是平庸或失败之作。特点就是作品的亮点,作品的亮点必是不同凡响的特点”。又通过总结自己在摄影中“特点有时在眼前溜走,有的没有被发现,有的是没有被抓住”的教训,告诫说:“抓取特点,表现特点,是各类艺术创作的普遍追求,摄影人捕捉特点应当更准些、更快些,把握住‘决定性的瞬间’”。他的这些执着探

索自然地体现在其所创作的许多作品中。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创新的灵魂在于求变。世间万物循规律,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变则是有规律的。无论是文学艺术、绘画艺术,还是摄影艺术都是如此,国君兄在摄影集20条感悟中,以《求变》作结,足以证明他是一个有志于艺术创新求变的人,这种立志求变,“在变中提高,在变中创新”的精神尤其值得学习

感悟的还有对走文化摄影之路的摸索。

我和国君兄近几年才认识,还是通过文友惠民结识的。拜读了惠民转赠的两本散文集《人世浮想》、《西窗剪烛》之后,才知晓国君兄原来是一个“文革”前中文系毕业的有真才实学的老大学生,是个才子;又是一个对新闻、文学、历史、社科、外事、体育、法律等领域涉猎甚广,著述颇丰,且充满阳刚之气,勇于站在时代前列的作家,是位学者。这次拜读国君兄的摄影大作,使我为之一震,他搞摄影创作真的与众不同。他是文化人搞摄影,又是官员利用业余时间搞摄影,所以,他追求和看重的更多的不是作品创作艺术水平的高度,而是个人修养的高度,品德的高度,人生价值的高度。正如他“借机抒情”所说:“摄影画面的形式固然重要,然而比这还要重要的是摄影者的修身和立德”,“摄影者如若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热烈追求真善关的人,作品自然别具一番气象”。纵观国君兄的作品可以看出,他是一位热爱生活,精力充沛,兴趣爱好广泛,酷爱摄影,并且把摄影作为文化事业孜孜追求,坚持走文化摄影道路的多栖艺术家。

在改革开放,相机走近千家万户,摄影爱好者遍布城乡的今日,一些官员、文人加入摄影队伍行列,成为“摄影发烧友”,搞起了摄影,玩起了相机,这正是摄影世界大繁荣的一个标志。面对神州大地风起云涌的“摄影热”,国君是清醒的,冷静的。他在《闲趣》中说:“有人着意进行摄影创作,追求艺术理想,多数人是作为闲趣,只是玩一玩”,本人也是属于自娱自乐,自得其乐,顶多是与友同乐的那种人。也如一些摄影家评论的那样,官员、文化人、年龄大的人,不像专业人员,年轻人,玩技巧,通过采风搞创作,多是边走边看,边看边拍,抓拍一些纪实性的“原生态”照片。这是不是艺术品?有不同的看法,特别是摄影界以外的朋友,对纪实照片多有误解。对此,国君兄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说:“纪实离不开艺术,艺术离不开纪实。纪实性摄影艺术不是自然意义的照搬,更不能没有思想内容”。“纪实性摄影艺术是艺术的再现,是摄影人内心世界与外界事物的结合。……我奉献给读者的都是抓拍的‘原生态’的作品,这条摄影创作之路我还是要一直走下去”。坚定的坚守,执着的追求,在此已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正是国君兄令人敬佩之处。他成功探索文化摄影道路的实践告诉我们,走文化摄影创作之路,无论是官员,是文人,还是两者兼而有之,都要先学做人,后学摄影,像他那样注重修身立德;要先修文化,后学摄影,像他那样打好文化功底,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打造自己的文化人格,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化摄影作品来,“也不枉在摄影世界走一回”。

我这个才疏学浅的“摄影发烧友”,在这里“感悟”了半天,可能也没有说到正地方,谈到点子上,还是资深的著名摄影家刘向阳说得好:“拿起相机看世界,面对世界悟人生”。国君兄感悟的不只是“瞬间”,感悟的是人生,是自己的人生;是自己终身读书,孜孜不倦,乐观向上,昂扬奋进的多彩人生;是自己热爱生活,激情燃烧,超越自我,热烈追求,不懈攀登的快乐人生。

责任编辑/田苗

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心得7篇通用【完整版】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心得7篇通用》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教育能让更新了观念,改善了思想,了解了当前的社会形式。你在安全教育中一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写一篇安全教育心得回顾一下吧。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心得”,下面小编收集了

小学生寒假安全教育家长心得3篇通用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小学生寒假安全教育家长心得3篇通用》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这里给大家转摘到。是生命之本,安全是头等财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自己安全。写一篇安全心得能让自己在安全教育过后的总结中得到许多的收获。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小寒假安全教育家长心得”

2022年70年周年校庆演讲稿最新范本(精选文档)

《70年周年校庆演讲稿最新范文》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演讲稿的最终目的是用于讲话,所以,它是有声语言,是书面化的口语。它一方面是把口头语言变为书面语言,即化声音为文字,起到规范文字、有助演讲的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70年演讲稿最新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70年

2022年度清明节感怀演讲稿【完整版】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2022清明节感怀演讲稿》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4月4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让怀着无比沉重和景仰的心情来缅怀革命,继承革命传统。你知道么,今天小编整理了清明节感怀演讲稿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清明节感怀演讲稿一

2022教学工作会议演讲稿(全文完整)

《教学工作会议演讲稿》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作会议演讲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教学工作会议演讲稿1各位:

五四青年节青春演讲稿

《五四青年节青春演讲稿2022》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青年们还要集中进行各种社会志愿和社会实践活动,还有许多地方在青年节期间举行****仪式。五四的核心内容为,进步,民主,科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五四青年节演讲稿2022范本,欢迎参阅。五四青年节青春演讲

2022最新青年担当演讲稿(全文完整)

《最新青年担当演讲稿》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这里给大家转摘到。沧海,无人愿甘沦平庸,无人愿在茫茫粟漠中归依。青年们,当在光华中,勇披战衣,秉承之责任心,书写高昂之战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青年担当演讲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最新青年担当演讲稿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好!

2022年度清明节主题学生作文500字合集

《2022清明节主题学生作文500字》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这里给大家转摘到。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是革命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一定不辜负烈士们的遗愿,让我们踏着烈士们的足迹奋勇向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2022主题学生作文500字,希望能对大家

2022年高三毕业典礼演讲稿(精选文档)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高三2022年毕业典礼演讲稿》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演讲是演讲者与听众、听众与听众的三角信息交流,演讲者不能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情绪为满足,他必须能控制住自己与听众、听众与听众情绪的应和与交流。

五四精神演讲稿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2022五四精神演讲稿》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很有用处,这里给大家转摘到。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五四演讲稿

学雷锋致英雄演讲稿怎么写(完整)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学雷锋致英雄演讲稿怎么写》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这里给大家转摘到。演讲稿特别注重结构清楚,层次简明。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在很多情况下需要用到演讲稿,如何写一份恰当的演讲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致英雄演讲稿怎么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学雷锋致英雄

语文新课程纲要教材解读培训心得3篇通用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语文新课程纲要教材解读培训心得3篇通用》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语文要让了解文章的含义,吸取其中的精华,感悟文章的写法。你知道语文心得的写法?不妨来学习一下如何写语文培训心得。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语文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