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简表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年高中政治必修1第2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学案(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

|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高中政治必修1第2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学案(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供大家参考。

2022年高中政治必修1第2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学案(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

 

 第 第 2 2 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 1 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1 导学案 ............................................................................................................................... 1 配套习题 ......................................................................................................................... 11 第 2 框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 17 导学案 ............................................................................................................................. 17 配套习题 ......................................................................................................................... 26

  第 第 1 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导学案 课 标 要 求 研 学 导 航 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

  议题一| 怎样理解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一、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改变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

 二、近代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 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三、探索复兴之路

 1.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想一想] 旧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提示:旧民主主义革命包含农民阶级的反抗革命,以及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资产阶级革命,这些都是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由于它们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因此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判一判] (1)辛亥革命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提示: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辛亥革命改变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 提示: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斗争。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洋务派领导的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属于“自我疗伤”;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和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都是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戊戌变法属于“温药慢治”,辛亥革命则属于“猛药重治”;陈独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属于“开颅洗脑”。但这些运动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

 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1)(依托对近代中国复兴之路探索的理解,培养科学精神素养)请描述中国近代各阶层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探索复兴之路的? (2)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依托对该革命历史意义的理解,培养科学精神素养)这里的“革命”是指哪一重大事件?“革命成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依托对辛亥革命结局的分析,培养科学精神素养)有人说:“辛亥革命在一片欢呼声中失败了。”试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表现和当时世界发展格局下,中国不可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原因。

 提示:(1)近代西方国家冲破封建制度的罗网,取得日新月异的进步;中国仍处于日趋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下,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

 (2)辛亥革命。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具有进步意义。

 (3)①表现:辛亥革命未能铲除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统治的根基,也没有改变中国深层的社会结构,更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②原因: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就是要维护其在华的特权,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并且与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之所以行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五四运动以前近代中国各阶级探索复兴之路的活动和启示 主要力量 主要活动 主要内容和意义 结果和启示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对腐朽的封建王朝发起了猛烈冲击,加速了封建制度的崩溃 结果: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等反帝反封建斗争最终失败; 启示:农民阶级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无法承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反动统治的使命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打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者,为后来的反帝反封建运动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 办起了一批企业,建立了海军,却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的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结果: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最终也都失败了; 启示:封建的地主阶级,不论是洋务派还是维新派都不可能承担起发展资本主义的使命,从而真正使中国实现近代化 戊戌变法 维新派主张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制度,改革政府机构;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训练新式陆军海军等 资产阶级 辛亥革命 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第一次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结果:辛亥革命最终也“在一片欢呼声中失败了”。

 启示:中国资产阶级的共和国方案不能够救中国

 特别提醒: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①帝国主义为了维护其在华特权,决不允许中国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强大起来,成为它的竞争对手。②封建主义同帝国主义勾结,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不能承担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

 【典例】

 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到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社会各阶级积极探索复兴之路。实践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对此,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帝国主义不允许

 B.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勾结 C.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 D.民族资产阶级太软弱 [思维建模] 审设问 逆向选择题 审材料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析选项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原因是多方面的,A、B、D 皆是其原因;革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领导者并不起决定作用,C 错误,入选。

 悟技巧 由果寻因(资本主义道路为什么走不通)。

 定答案 C 【训练】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华民族复兴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 ①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②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④推翻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统治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A [中华民族复兴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分别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①③正确;②④不属于两大历史任务。]

 议题二| 怎样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涵 指导思想 1917 年,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正确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领导阶级 无产阶级 阶级基础 工农联盟 革命动力 人民大众 革命对象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想一想] 我国为什么不能走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呢? 提示:可以从我国当时的国情考虑。当时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无产阶级力量非常弱小。而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势力以及官僚资本主义势力异常强大,尤其是城市中的反动势力异常强大。同时中国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农村中作为无产阶级天然同盟军的农民阶级占据着中国人口的大多数。这给中国革命在农村取得胜利创造了绝好的条件。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1.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3.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判一判] (1)中国革命必须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再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提示:中国革命必须先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2)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同志的思想。

 (×) 提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不能理解成是一个人的思想。

 (3)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民主革命。

 (×) 提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第二集《峥嵘岁月》,时间跨度:1912~1949 年。本集以辛亥革命后各种政治力量探索中国道路为线索,重点表现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发展、遭受挫折到壮大并赢得胜利的历史。

 五四运动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并且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的健康发展,其具体体现是这次运动大大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而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更为强大的、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

 1921 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1)(依托对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的分析,培养科学精神素养)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2)(依托对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内容的理解,培养科学精神素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

 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3)(依托对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特点的分析,培养科学精神素养)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儿? 提示:(1)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以及在五四运动中发挥的主力军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②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中国出现了一批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初步结合起来,为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奠定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③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和活动,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产生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2)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即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武装割据。然后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3)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二是就革命前途来说,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三是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它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1.五四运动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特别提醒: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重要历史任务。历史证明,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所以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2.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从领导阶级看,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中发...

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心得7篇通用【完整版】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心得7篇通用》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教育能让更新了观念,改善了思想,了解了当前的社会形式。你在安全教育中一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写一篇安全教育心得回顾一下吧。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心得”,下面小编收集了

小学生寒假安全教育家长心得3篇通用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小学生寒假安全教育家长心得3篇通用》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这里给大家转摘到。是生命之本,安全是头等财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自己安全。写一篇安全心得能让自己在安全教育过后的总结中得到许多的收获。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小寒假安全教育家长心得”

2022年70年周年校庆演讲稿最新范本(精选文档)

《70年周年校庆演讲稿最新范文》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演讲稿的最终目的是用于讲话,所以,它是有声语言,是书面化的口语。它一方面是把口头语言变为书面语言,即化声音为文字,起到规范文字、有助演讲的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70年演讲稿最新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70年

2022年度清明节感怀演讲稿【完整版】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2022清明节感怀演讲稿》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4月4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让怀着无比沉重和景仰的心情来缅怀革命,继承革命传统。你知道么,今天小编整理了清明节感怀演讲稿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清明节感怀演讲稿一

2022教学工作会议演讲稿(全文完整)

《教学工作会议演讲稿》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作会议演讲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教学工作会议演讲稿1各位:

五四青年节青春演讲稿

《五四青年节青春演讲稿2022》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青年们还要集中进行各种社会志愿和社会实践活动,还有许多地方在青年节期间举行****仪式。五四的核心内容为,进步,民主,科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五四青年节演讲稿2022范本,欢迎参阅。五四青年节青春演讲

2022最新青年担当演讲稿(全文完整)

《最新青年担当演讲稿》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这里给大家转摘到。沧海,无人愿甘沦平庸,无人愿在茫茫粟漠中归依。青年们,当在光华中,勇披战衣,秉承之责任心,书写高昂之战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青年担当演讲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最新青年担当演讲稿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好!

2022年度清明节主题学生作文500字合集

《2022清明节主题学生作文500字》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这里给大家转摘到。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是革命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一定不辜负烈士们的遗愿,让我们踏着烈士们的足迹奋勇向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2022主题学生作文500字,希望能对大家

2022年高三毕业典礼演讲稿(精选文档)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高三2022年毕业典礼演讲稿》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演讲是演讲者与听众、听众与听众的三角信息交流,演讲者不能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情绪为满足,他必须能控制住自己与听众、听众与听众情绪的应和与交流。

五四精神演讲稿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2022五四精神演讲稿》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很有用处,这里给大家转摘到。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五四演讲稿

学雷锋致英雄演讲稿怎么写(完整)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学雷锋致英雄演讲稿怎么写》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这里给大家转摘到。演讲稿特别注重结构清楚,层次简明。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在很多情况下需要用到演讲稿,如何写一份恰当的演讲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致英雄演讲稿怎么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学雷锋致英雄

语文新课程纲要教材解读培训心得3篇通用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语文新课程纲要教材解读培训心得3篇通用》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语文要让了解文章的含义,吸取其中的精华,感悟文章的写法。你知道语文心得的写法?不妨来学习一下如何写语文培训心得。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语文新课程